第四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437 >> 2019年12月31日 星期二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做出对人类有贡献的原创性成果

——中山眼科中心落实“三大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中山眼科中心主任 刘奕志教授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科技和教育强国,国家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也将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的眼科中心作为发展目标。

早在2015年初,罗俊校长对我们提出要求: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比肩世界一流眼科机构;建设国际一流的眼科梯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团队;开展有重大影响力的原创性科技成果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这些为眼科中心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们以“三大建设”为抓手,坚持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学科发展为导向,在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平台上,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和眼科学热点,分层次建设多个基础和临床研究团队,构成支撑眼科中心学科发展的四梁八柱,将各类人才融入团队,定向分类培养。

有了大团队、大平台的支撑,中山眼科中心承担国家重点重大项目的能力也大幅提升,主持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国家973计划首席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8项,并取得了一些代表性成果:在世界上首创人类内源性干细胞晶状体原位再生,并成功用于临床治疗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这一研究成果在《自然》(Nature)发表,被《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评价为2016年全球医学8大突破性进展之一。在全球首次科学证明增加户外活动可有效减缓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发展,原创论文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并被写入世界卫生组织《近视眼防控蓝皮书》和国家卫健委眼健康规划、教育部青少年近视眼防控等政策纲要。我们利用大数据、生物信息、人工智能等生物工程技术创建了全球的图片识别AI眼病诊断系统,用于临床诊断和预测近视眼、白内障等疾病。

学科建设是“三大建设”的主线,是医院发展之本。实践告诉我们,要保持在业内的领先地位,要以国家需求为科学研究风向标,以服务人民健康为导向,立足世界研究前沿,专心致志搞学科建设,做出对人类有贡献的原创性成果。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