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441 >> 2020年05月25日 星期一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孙逸仙纪念医院呼吸内科二区
护长刘桂容:国在家在,我在你在


刘桂容正在处理标本

(稿件来源 孙逸仙纪念医院)我校孙逸仙纪念医院呼吸内科二区护长刘桂容在千家灯火、万家团聚的美好除夕夜,放下碗筷、背起行囊,奔赴武汉最前线。刘桂容是广东第一批支援武汉医疗队中的一员,是奋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广大医务人员中的一分子,是诸多冲锋在前的共产党员的缩影。她以自身行动践行了入党誓词“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国在家在,我在你在”的坚定信念。

我是党员,愿逆行武汉

作为一名入党多年的“老”党员,刘桂容参与过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的工作,曾获得广东省抗击非典“三等功”、广州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及中山大学“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等荣誉。面对凶险的新冠肺炎疫情,刘桂容第一时间报名赶赴武汉支援,哪怕是新年团圆之日,哪怕是先生的生日,都不能阻挡她前往武汉的脚步。刘桂容表示:“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我是一名老党员,还是呼吸科护长,应当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专业对口的刘桂容护长在全院护士长群报名后,又立即转发至科室群。

做完一切工作,刘桂容转身跟家人解释自己前往武汉支援,先生为她收拾行李,公公婆婆准备新年利是,希望她“平安返回广州!”临行前,刘桂容抱着大儿子一遍又一遍叮嘱“听大人的话,要注意安全”,眼泪不受控制的流了下来。尽管有万般不舍,刘桂容还是踏上了前往武汉的征程。刘桂容的朋友圈这样写道:“2003年,爸爸说过的那句话我永远记在心里——这个时候跟打仗一样,一定要服从命令,有国才有家,一定要小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为了更多人的健康,更多家庭的团圆,刘桂容坚定信心,出发武汉“迎战”!

以身作则,做合格的护士长

当医疗队抵达寒风呼啸的武汉,大家不顾仆仆风尘,立刻开始搬运、清点物资及行李,办理酒店入住时已是次日凌晨5点半。仅仅休息三个多小时后,刘桂容便起床参与培训及管理分配等事宜的商讨,协助队长分配人力,安排培训工作及管理物资。下午,医疗队组织紧急培训,晚上,刘桂容继续参与讨论护士排班。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1月26日14:30,刘桂容进入汉口医院病房,正式接手值班工作。汉口医院呼吸六病区共有80张床,住着79位病人,其中重病52人,病危6人。一进病房,接二连三的呼叫铃声与护士站络绎不绝的家属询问,让刘桂容和队员们迅速进入战斗角色。

作为护长,刘桂容既要统筹好排班,协调安排20名医疗队员的工作,又要做好临床护理工作。每次至少4个小时轮班里,从输液到心理辅导,再到清洁环境卫生,刘桂容带着值班护士们变身为“全能护士”,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奉献一份力量,支撑起疫情防控保护伞。

贴心、耐心、细心,做优秀的护士

党旗,飘扬在挺身而出的关键时刻。刘桂容不怕苦、不怕累,坚持贴心、耐心、细心的原则,在病房各项工作中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给人以奋力前行的力量。

作为医护人员,被别人记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有许多人因为一杯奶粉、一杯热水、一次准确的扎针、一句暖心的叮嘱记住了刘桂容的名字,也有人因为刘桂容在扎针后顺便清理了尿管、整理好鞋子对她赞不绝口。

点滴小事,刘桂容也会认真去做,患者也会记在心间。有病人说:“你的声音很甜,眼睛会笑,看到你我就开心!我都记住你了,你来给我打针一针见血,而且不疼,还帮我打水、倒尿的,我非常感动,非常感谢你!”也有病人在出院时抱住刘桂容流下了泪水,感谢她给予的关怀和勇气。

刘桂容说:“无论是技术还是责任心,病人感觉看到我们这支队伍就看到希望了,我觉得患者很需要我们,所以我们要尽最大的能力去帮他们。”

刘桂容不仅是一名护理工作人员,还是我院援助湖北第一批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宣传委员。她深知,护理病人至身体康健不是唯一的责任,病人的心理护理也极为重要。经过大家的努力,汉口医院呼吸六病区的病房走廊内贴满了小林漫画,心愿墙上写下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祝福语……医护人员们的低声安慰、甜美微笑和坚定鼓励,为新冠肺炎患者创造了温馨有爱的病房环境。刘桂容表示,在艰难的环境中,我们相互温暖、相互鼓励、相互感动,一起战斗在疫情防控最前线。

国在家在,我们共同坚守

从宾馆到汉口医院有4.4公里的距离,而队员们上班时只能徒步前往医院。街道空无一人,有时是深夜月白风冷,有时是凌晨天还未明,不管何时出发,作为护长的刘桂容都会带着队员们一起加油打气。

疫情当前,医护人员是最重要的战斗力量之一,挽救生命的重任、阻击病毒的艰险压在双肩,大家的压力可想而知。离开了病区紧张的氛围和忙碌的工作,高楼大厦环绕的天台成为许多医护人员放风的地方。刘桂容经常呼唤姐妹们上去散步,谈心,听音乐,看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以便缓解心理压力,以最好的状态迎接第二天繁重的工作任务。

“逸仙人总是在最危难的时刻体现出最真实的情感,此时此刻,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患者,我们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边的人都在源源不断给予我们力量。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坚守,让我们一起为武汉加油!”刘桂容在笔记本上激励自己。

希望孩子长大后懂得无私奉献

每次在病房里忙碌大半天,回到住处刘桂容也会想念家人。刘桂容有两个孩子,年龄都很小,大儿子刚过9岁生日,小儿子只有3岁。每次视频看见妈妈都会哭着要妈妈抱。刘桂容每次也都暗暗垂泪,刘桂容说:“我希望他们俩长大后能理解妈妈,懂得帮助他人,学会无私奉献。”

作为党员,刘桂容每次遇到紧急召唤都始终冲在前面。她说:“这是共产党员的使命,党员必须要勇敢主动出征。我的家公是党员也非常理解和支持,就是家婆和我两个儿子哭了。我的爸爸也是优秀的党员干部,2003年‘非典’,他就是这样支持我去工作。爸爸说过,有国才有家,听命令、敢冲锋,这才是共产党员!”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