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445 >> 2020年10月31日 星期六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光华口腔医学院:

打造最好口腔本科

作者:光华口腔医学院 袁蕊 黎琳

华南杯口腔医学生临床技能邀请赛

近年来,光华口腔医学院不断提高本科教育质量,2015-2019届平均升学深造率达80.7%。除升学本校外,还有学子前往国内一流学府以及全球知名高校进行深造。创造佳绩绝非偶然,让我们从光华人的大学生活中寻找答案。

潜移默化建立思想认知:我要读研

读研是一种选择而非责任,继续深造成为“口腔临床科学家”已是光华学子们不约而同的志向,是“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自觉践行。

全员育人至关重要。新生入学第一天,院长“成才第一课”和书记“思政第一课”,从新时代国家对人才的需要、中大精神和光华精神的传承,到读书期间对人生格局的构建,强调了继续深造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大人的使命。新生家长午餐会上,院领导、专业教师、教学和学生科老师一同出席,与家长们深入交流,解答了家长关于孩子留学深造、人生规划的疑问。至此,“认真学习、立志深造”的种子在新生入学之际就生根发芽。此外,“名师讲坛”“问道·学生经验交流沙龙”“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校友座谈”三大交流互动平台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名师讲坛”邀请医学人文教师与学生谈医学、谈艺术、谈人生,给予精神涵养;“问道·学生经验交流沙龙”通过举办本科生、研究生与博士生的交流沙龙,打造紧密型的本硕博联动关系,鼓励前辈分享科研经验;“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校友座谈”邀请杰出校友回校介绍经验,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对本科生而言,与教师、校友和研究生交流是一种乐趣,因为他们的学识、理念和经历,像学生成长的养分和雨露,在潜移默化中浇灌了光华学子的求学热情。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有实力

光华学子升学深造离不开“科创育才”学术社团和“临床技能大赛”对光华学子“双能力”的培养。首先,科研基础够扎实。光华人在本科阶段就已经打下了科研的基础,这得益于学院从2014年开展“科创育才”学术社团,其项目集遴选、培训、竞赛于一体,对本科生进行科研启蒙,培养兴趣和创新能力。该项目由三部分构成:第一,科研启蒙训练课程,讲授科研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对同学们进行科研启蒙教育;第二,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学生教育管理科搭台为导师和学生创建双向选择机会,本科生进入导师课题组进行科研训练,参与率高达73%;第三,本科生科研项目设计和科研成果竞赛,从设计到成果展示训练学生科研思维的完整性。近5年,本科生累计12人次发表SCI论文,20人次发表中文核心论文;获得“广东省攀登计划”立项15项,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实验室开放基金50余项;获得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和省级一等奖。由此可见,光华学子日积月累的科研知识与实践成为了他们升学之路的坚固基石。当然,研究生阶段除了科研要求,临床技能也是从医的必备技能。“华南杯”全国口腔医学生临床技能邀请赛上,光华学子与来自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21所高校的口腔医学生同台竞技。参赛选手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临床高手”,再经过老师“放手不放眼”的细心带教,传授学生最规范的技术。在临床实习中,“每天一小讲”由带教老师及时纠正学生实习中的问题,“每周一中讲”由各教研室安排专题讲课,“每月一大讲”则是学院组织的学科进展综合讲座。光华学子连续两届荣获该比赛的全国特等奖,这正是对他们卓越的临床技能和思维能力的有力证明。

众人拾柴火焰高:考研战我必赢

光华的考研学子永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背后有从院长到老师、从师兄师姐到同学的鼎力相助,让学生深入学习他们的助力策略与成功秘诀。首先,在备考阶段,“院长考研分享会”“书记午餐会”等给学生们打气,亲切的学院领导以老学长的身份与同学们交心畅谈。此外,在备考复习技巧方面,学生教育管理科老师邀请成功升学的学长学姐传授初试、复试的心得体会,分享备考资料,让他们在备考之路上不再迷茫。对于选择国外升学的学子们,学院老师也鼎力相助,为他们写推荐信、帮助他们与导师建立联系等,为光华学子顺利进入心仪的高校及专业学习搭桥铺路。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