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学院注重跨学科交流的教学、学习方式,以经典研读为纽带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教学相长,形成“经典育人、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学院围绕“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三全育人”平台,凝聚师生共识,汇合各方力量,努力营造“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优良学风,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升学深造。
搭建“三全育人”平台,汇合各方力量
良性家校互动,构建学生支撑体系。
为了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学院老师长期坚持与学生家长进行良性互动,密切沟通学生在校情况,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2019年8月,为深入了解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情况,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信息交流,了解家长对学生的期许,学院樊峰会副书记随学校家访团赴新疆进行家访,与学生家长沟通学生在校表现、兴趣爱好,就学生培养方向、个人规划等问题进行探讨。
成立学院校友会,发挥校友力量。
为了加强校友沟通,学院老师在多次国内外调研、访问的过程中,听取校友对博雅教育的真知灼见,汇集校友对学院发展的建议。2018年至2019年,学院召开两次校友论坛,校友与在校生畅谈博雅学院建设的成绩与不足,并结合自身学习和工作经验为在校生提出宝贵的建议。为了更充分地发挥校友作用,学院校友会于2019年6月成立,旨在集思广益,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凝聚师生共识,促学生学业发展。
为了加强师生沟通、凝聚师生共识,学院定期召开师生午餐会,学院领导、专任教师与各年级学生代表共同探讨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现场解答疑惑,改进和完善工作,并给予同学们许多建议。
为进一步总结学院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经验与不足,学院于2019年12月召开“大思政”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就如何落实“三全育人”和组建“大思政”体系、如何更好地发挥专任老师的学业指导作用和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的学术引领作用、如何促进学生学业发展路径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充分调动了专任老师的积极性,将以往优秀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发扬,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打造专属学习空间,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是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学院为此重新规划学生专属的自习室和阅览室。借助学院学生集中住宿于东南区210栋的优势,学院自2018年始重新规划东南区210栋211室并整理开放213阅读室,力求为同学提供更为便利、舒适的学习环境。优越的环境滋养了学生浓厚的讨论氛围,由研究生自发组织、全体学生均可参与的研究生沙龙已连续举办五期,促进了不同就业方向、不同培养层次的学生之间思想火花的碰撞。
“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开设海外暑期交流课程,走进国际一流院校。
学院持续拓展与世界一流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克莱尔学院、美国知名文理学院圣约翰学院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接触世界学术前沿、走进国际一流学术群体创造条件。在学院的规划组织下,近两年来共派出36人次前往海外开展暑期课程和学年交换学习。参加活动的学生普遍反馈,在与其他学校交流的过程中,开阔眼界的同时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博雅教育。修习学术前沿课程也有助于同学们思考未来的学业规划。
邀请国内外名师到院讲学。
2018至2019年间,学院积极邀请名师到院讲学,两年共举办14期名师下午茶、4届“陈寅恪学术讲座暨国际大师前沿论坛”,53场人文、社会、艺术等领域讲座/沙龙,4个古典语言工作坊、1场国际会议及5场青年学者会议,集聚海内外学者进行跨学科跨领域思想交流、交融和交锋,打造高端平台,以期对学生学业发展有所促进。博雅讲座以人文、思想交融为基点,搭建起国内外名师专家与学院师生直接交流的平台;博雅沙龙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与学院师生面对面分享研究成果与心得体会;“名师下午茶”由学院邀请知名教授以“学术与人生”为主题,与同学们分享人生历程与学术研究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