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445 >> 2020年10月31日 星期六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航空航天学院:

多方举措齐发力,精准帮扶促升学

作者:航空航天学院 周增强

第一届航空航天科技文化节启动仪式

航空航天学院成立于2017年5月,是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首批建设的工科学院之一。学院自成立以来,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成长为卓越的工科人才,全院师生勠力同心,积极营造“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优良学风,通过多方举措、精准帮扶,不断促进学生升学深造。

积极筹建学术科研型学生社团,配齐配强指导老师,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学院拥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两个一级学科的情况,学院积极筹建无人飞行器协会和力学结构工作室两个学术科研型学生社团。无人飞行器协会的宗旨是让学生感受到从设计、制作到飞行航模的乐趣,培养学生合作完成创新项目所需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使其具备开展科研创新实验的综合素质。力学结构工作室以“学以致用,求实创新”为宗旨,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学术比赛参赛水平。这两个学术科研型学生社团满足了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需求,让学生体会到了理论指导实践的乐趣和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激发了学生专业学习的热情,坚定了学生升学深造的意愿。

2019年6月,力学结构工作室组队参加了2019年广东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获得了广东省二等奖。2019年11月,无人飞行器协会协办了首届MATLAB杯大学生无人机比赛并进入全国十强,最终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传统强队并列获得优秀奖。

建设与第一课堂相融合的第二课堂,搭强搭牢学生发展平台

学院积极推进与第一课堂相融合的第二课堂体系建设,打造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航空航天科技文化节和“砥砺奋进,航天强国”前沿讲座等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积极参与专业教师科研项目,搭强搭牢学生发展平台,为学生升学深造奠定基础。

第一届航空航天科技文化节邀请刘大响院士做了有关航空发动机的学术报告。同时,还邀请了我国女航天员王亚平上校出席致辞,勉励学生立志报效祖国航空航天事业。文化节内容丰富,包括MATLAB杯全球(中国赛区)大学生无人机竞赛、航空航天科技大讲堂、航空航天知识辩论赛、力学结构设计大赛等一系列活动,让同学们切身感受到了航空航天知识的无限魅力,同时也多角度展示了学院航空航天学子的良好风采。

“砥砺奋进,航天强国”前沿讲座先后邀请《航空学报》副主编蔡斐主任、清华大学吴子牛教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钱学森运载技术实验室李洪波研究员等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来校为学生开讲座。他们系统而详尽地阐述了国内外航空航天领域有关理论和研究的最新进展,并论述了如何提高学术写作水平。这些讲座既涉及理论研究,也涉及应用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极大的应用价值,让学院学生获益匪浅。

在一系列活动的影响和带动下,学院成立短短3年中,本科生在学科竞赛、论文发表等方面多次斩获佳绩,曾获得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一等奖、TRCC全国机器人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第二届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亚洲赛区)团队赛一等奖和个人赛特等奖等,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

关注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需求,精准提供学业发展帮助

不同年级、不同类别的学生有着不同需求,学院在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同时,牢牢抓住“升学深造”这一“牛鼻子”不放松。通过举办课程辅导小课堂、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会、出国深造经验分享会和优秀学子风采展示等活动,营造“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优良学风,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精准有效的切实帮助。

针对低年级学生,着重打牢学生理论基础,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提供强大支撑。为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基础课程,学院专门邀请数学学院教授进行《高数学习方法》专题讲座。同时,还成立课程辅导小课堂,由优秀本科生担任小老师,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协助学生尽快掌握学习方法。对个别学习困难学生,采用“一对一”结对子的方式进行精准帮扶。

针对高年级学生,侧重升学深造的多方引导和经验分享。学院先后举办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会、出国深造经验分享会、保研经验交流分享会、考研经验分享会等系列活动,吸引全院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活动,同学们在升学深造上的疑惑得以解答,同时也得到宝贵经验,进一步坚定了升学深造的意愿。

为营造“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优良学风,学院对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学生以及保研、出国深造等优秀学生在官微上进行风采展示,树榜样、立标杆,引导学生见贤思齐,打造“人心向学,择优而从”的浓厚学习氛围。对专业的强烈热爱,对科研的执着追求,对时间的严格管理,对挫折的毫不畏惧,对未来的向往憧憬,这些优秀的航院学子身上共同的特性,引起了学生们的共鸣,也将引导学生们在升学深造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