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446 >> 2020年11月15日 星期日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滇西茶马古道上的白衣天使”

——中山大学“三个一批”建设助力提高凤庆医疗水平


正在加载...
  • 1/4

  • 2/4

  • 3/4

  • 4/4

凤庆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边远地区,闻名世界的“滇红”就产于此,但也因自然条件的限制,许多患者从乡镇到县城就医要翻山越岭,历经半天车程,殊属不易,危急重症的患者求医治病要跨越千山万水到城市医院,更是千难万难。“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3年以来,中山大学根据教育部部署,积极发挥医科优势,探索“造血式医疗帮扶”模式,在云南省凤庆县着力开展“三个一批”建设,大力培养一批医疗人才队伍,长期派驻一批专家医疗团队,精心打造一批重点科室基地,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医疗帮扶,助力凤庆县人民医院夯基础、强学科、育人才、带队伍,对凤庆县人民医院全部学科培训实现“全覆盖”,切实提升县域医疗水平。经校地共同努力,凤庆县人民医院新掌握近60项新技术,新增科室10个,获得7个云南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五大中心,手术台次和出院病人数实现“双倍增”,通过信息化技术构建了多级诊疗与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了“大病不出县”。

大力培养一批医疗人才队伍

一是深入开展专家医疗帮扶活动。2013年以来,学校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一线调研精准把脉施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十家附属医院共同参与医疗帮扶,开展疑难病例诊疗、带教查房、带教手术、培训讲座及帮助医院健全各类技术规范和工作制度,为百姓义诊7000多人次。联系费森尤斯赠送价值500余万元的血液净化设备,解决了凤庆县终末期肾病病人就近就医困难问题。

二是着力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2013年以来,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专家教授到医院开展培训讲座237场次,培训11670人次,已实现全部学科全覆盖培训,培养了13个学科带头人。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第七医院接收县人民医院领导班子轮流挂职学习、业务骨干进修学习10批次54人次。启动凤庆县人民医院首个科研项目——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凤庆县人民医院医学胃癌精准化“三位一体”防治模式项目,并给予30万元的资金支持。2019年凤庆县首次迎来国家级“临床护理教学新理论和教学技能培训班”,院科两级质量与安全管理以及诊疗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打造了一批“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三是着力搭建远程诊疗教学平台。中山大学支持远程平台建设资金15万元。2018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开通与凤庆县人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每周三上午7:30凤庆县医务人员即可参与附属第七医院MDT实况。同时,中山眼科中心眼底外科与凤庆县医院建立远程诊疗教学平台,每周一到周五8:00与中山眼科中心同步进行早交班、病例报告与讨论,通过该系统还可申请到中山眼科中心多个专业联合会诊。2020年6月起,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支持下,凤庆县人民医院与中国移动云南临沧分公司、附属第七医院共同签署了5G创新应用及“互联网+智慧医疗”协议,开通了医院远程会诊(MDT)与手术室的5G网络。附属第七医院通过信息化技术构建了中大附属七院—凤庆县人民医院—凤庆13个乡镇—187个村(社区)多级诊疗与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有效解决了贫困山区群众看病难题。

长期派驻一批专家医疗团队

一是专家带头,精准结对帮扶。2018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与凤庆县人民医院签订三年持续性帮扶协议,并委派张常华副院长任凤庆县人民医院挂职院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院长、美国外科学院院士、香港医学科学院资深院士何裕隆多次赴凤庆县开展医疗帮扶和实地指导。围绕“工作机制再完善、帮扶渠道再拓宽、帮扶举措再精准”,不断加大对凤庆县人民医院的帮扶力度。针对医院管理的薄弱环节、疾病谱及学科建设需求,坚持每季度派出20余位管理和临床专家团队到院开展带教查房、辅导小课、专题培训、手术示教、科研帮带,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搭建远程医疗教学平台,开展义诊等。

二是创新方式,组团派驻帮扶。2019年5月起,中山大学连续委派附属第六医院、肿瘤防治中心、中山眼科中心、附属口腔医院、附属第一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第三医院、附属第七医院共14位专家到凤庆县人民医院开展持续3-6个月的“组团式”帮扶。每次一有中山大学的医疗专家来到凤庆县帮扶,凤庆县的老百姓就能实实在在地在家门口感受到“健康扶贫”成效。2020年,家住凤庆县鼎新村的村民瞿国海前不久外出务工时突发高烧,多方求医问诊,但一直没找到病因,病情日渐加重。就在这时候,瞿国海听说中山大学的专家到凤庆县人民医院坐诊,他就找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赖菁副主任。据赖主任介绍,瞿国海入院时已经是属于急性重症的状态,而且已经出现了超高热,血压也持续下降,表现为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出现损害。接收病人后,赖主任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诊断出瞿国海患了恙虫病,对症下药之后,挽救了他的生命。14位派驻专家为凤庆县带去了新技术、新理念、新平台,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三是扎根基层,上门提供帮扶。我校医疗专家践行着中山医人“救人救国救世”的家国情怀,在派驻凤庆县期间经常主动到最基层去,到最需要先进医疗技术的地方去,让长年居住深山里的患者得到有效治疗。专家们利用周末的时间,翻山越岭,深入到凤庆县郭大寨彝族白族乡,深入团山村等少数民族聚集地,送医送药上门。中山眼科中心的李永浩医生建立和完成了少数民族俐侎人群的眼盲情况调查研究,进行了贫困地区郭大寨乡小学480多名小学生的近视防控工作,并将建立云南省少数民族基础眼保健筛查基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孔亚楠医生经常定期下乡开展义诊,积极推广乳腺癌早筛早查项目,普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理念,帮助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精心打造一批重点科室基地

一是实现医院重点科室基地全面打造。帮助新增设置肾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心内科、病理科、科教科等10个科室;设立消化医学中心、眼视光学中心、产后康复中心、高压氧治疗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在附属第一医院及附属第七医院的帮扶下目前技术水平处于市级领先;五大中心建设有序推进,胸痛中心通过国家级验收,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通过市级验收,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建设全面启动;2014年至今获得了妇产科、急诊科、护理、儿科、眼科、口腔科及麻醉科七个云南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云南省人社厅团队专家工作站项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蒋小云团队专家工作站建立;云南省科技厅院士(专家)工作站项目——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何裕隆专家工作站已申报完成。

二是实现县域医疗领域新突破。开展了县域内首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NBNA评分、高危儿出院后的随访、腹腔镜全宫切除术、宫腔镜电切子宫肌瘤手术、外科法腹膜透析置管术、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橡皮樟隔离技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及镇痛、小肠造影(CTE、MRE)技术等近60项新技术,填补县域内医疗领域多项空白,实现了县域医疗领域众多新突破。

三是助力县人民医院等级申报。2020年起,由附属第五医院、附属第七医院团队联合助力凤庆县人民医院三级医院评审工作。9月12日,云南省医疗服务质量评估中心专家组进驻凤庆县人民医院开展晋级三级医院评审工作。9月14日召开凤庆县人民医院晋级评审反馈会。专家组对评审情况进行反馈,肯定了医院工作亮点14项,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并给予明确的整改意见和合理化建议。目前凤庆县人民医院三级医院评审已通过市级审核。

我校帮扶的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已于2019年4月成功脱贫摘帽。悠悠民生,健康最大。《人民日报》2018年7月将中山大学医疗扶贫列为助力脱贫攻坚“高校样本”。通过中山大学的医疗帮扶,凤庆县在医院管理、诊疗技术水平、临床服务能力、科教研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让全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在广州一样优质的医疗服务,又留下了先进的医疗技术,为凤庆培养了一支能胜任、能战斗、带不走的医疗队。

(校工会 供稿)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