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至29日,我校2020年秋季工作会议在珠海校区召开。28日上午,罗俊校长作了题为《明确新目标,把握新机遇,开启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的大会报告。28日晚上至29日上午,参会人员分成6个组进行了两次集中讨论。
29日下午,各组召集人在会上总结报告了分组讨论情况。报告会由罗俊校长主持。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6组召集人在会上作的汇报。
第一组 文 科
文科组深入学习罗俊校长作的大会报告,充分交流,凝聚共识。小组成员一致认为,本次大会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小组讨论明确了文科发展的目标和定位——扎根中国大地,稳居国内高校第一方阵,迈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小组认为,文科发展要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补短板,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回归本科教育,将人才培养放在“十四五”规划的首要位置;二是强特色,学科建设要遵循学术规律,牢牢扎根中国大地,下大力气凝练“1+N”中的“1”;三是扩规模,加快人才引育的步伐,注重新老学院队伍结构的优化,重视人才梯队的建设;四是提效能,优化制度流程,提高行政管理的服务意识和规则意识。
第二组 理 科
理科组热议了罗俊校长的大会报告,认为过去五年,学校办学指标倍增,成果喜人;未来五年的规划目标明确,实施路径清晰,振奋人心。组内讨论达成一致共识:必须扎实学习贯彻大会报告的精神,抓好“1+N”的落实;同时,不同学科之间要加强融合,推动学科交叉,引领学科发展。
小组认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德育的培养和评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其中,重点要放在人才培养上,提高人才培养体系中研究生培养的比重,先重点解决数量问题,同步提高质量要求。此外,教学科研二者紧密相关,都要服务于人才培养。小组讨论中还强调了学校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提高部门的协调效率,倡导“做主人”,不等不靠,主动发展。
第三组 医 科
医科组成员认真学习讨论罗俊校长的大会报告。大家认为,报告大气磅礴、高屋建瓴,充满战略性思考。报告对“十三五”期间的成绩进行了很好的总结,提振了师生信心,明确了未来目标。展望“十四五”,规划格局宏大,目标定位准确,发展路径清晰,对各单位都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组内围绕医科人才培养等热点进行热烈讨论,形成了几点共识:一是“十四五”期间,切实推进医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二是加强医科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适合医科人才引进和发展的评价体系,革新医学教育教学理念;三是建设大医科和新医科,推动精准医学中心等大平台,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学院与医院、医科与相关学科的合作;四是强化责任担当和服务意识;五是明确问题导向,提升管理效率。
第四组 工 科
工科组学习和热议了罗俊校长作的大会报告,讨论和领会学校“十四五”规划中“五个坚持”路径的内涵。“十三五”期间,学校事业发展的各项指标令人振奋,我校工科体量和门类增加,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宏伟、振奋人心。组内成员结合学校“十四五”的发展目标,分享了各学院“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思路、确立规划的起点和目标。
与会成员认为,“十四五”期间,要着力建设工科生态与文化。要优化学科方向,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交叉融合;要优化评价与考核方式,完善人才引进支持政策与机制;要推动工科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团结协作的学科群组织;要致力工科工程实现解决“卡脖子”核心技术的发展目标。
第五组 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组一致认为罗俊校长作的报告既有高度,又有前瞻性,充满了“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气魄,催人奋进。学校在“十三五”期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人瞩目,也为学校“十四五”的长远发展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
附属医院的发展始终与大学的发展同频共振。“十三五”期间,各附属医院在学校整体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下飞速发展,后续也将进一步完善“十四五”规划的制定。小组成员认为,附属医院作为医学教育主阵地的功能需不断加强,需要在临床医学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不断完善。此外,要持续弘扬抗疫精神,使之成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和思政教育的重要抓手。
第六组 党政管理
党政管理组现场讨论氛围热烈,一致认为罗俊校长的报告政治站位高、目标定位准、路径举措实,对全校上下起着“凝心聚智,举旗定向”的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间,学校事业取得了让人欣喜的成绩,学校各部门协同形成合力,集体贡献智慧,推进改革,解决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干部能力快速提升。
“十四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大学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一是重视党建引领,发挥组织作用;二是强化制度建设,树立牢固规则意识;三是抓好培训轮岗,优化干部队伍;四是监督规划执行,推动规划落实;五是推进信息化,提升管理效能。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大学党的组织体系和行政机构,推动各单位、各种职能相互衔接、相互融合,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协调行动、高效运行。要提升大学治理效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