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委教师工作部
12月23日,党委教师工作部召开部门会议,传达学习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部门全体成员参加,会议由罗燕部长主持。
罗燕部长重点传达了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罗俊校长的主题报告和陈春声书记的总结讲话精神,同时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以及《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文件。
开展一流的研究生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强校之基,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十三五”期间,我校积极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强调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中要确保培养质量,守住研究生培养的生命线。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崇高使命。一定要提高研究生导师队伍水平,这是学校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要求。作为职能部门,党委教师工作部要主动协同、高效配合,尤其是在“着力建设高素质导师队伍”方面,要配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进一步宣传《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在遴选和认定研究生导师过程中落实师德第一标准,激励导师勤于指导、善于指导、乐于指导,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
党委教师工作部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全面把握党和国家对研究生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方向,以及新时期中大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的方向、目标和任务,以对教师认真负责的态度,强化责任担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中国语言文学系
12月16日,中国语言文学系召开党政联席会及党委会,学习传达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12月18日,中文系召开全系教职工大会传达会议精神,再次强调研究生导师的基本责任、立德树人的初心和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
党委书记于海燕传达了罗俊校长的主题报告内容及陈春声书记的总结讲话精神。她指出,全系教职工要认真学习罗俊校长所作的主题报告,全面、全方位、全过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遵循“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守住底线”的工作主线,开创研究生工作新局面。同时,要落实好陈春声书记提出的三点要求,强化责任担当,以对学术的敬畏、对卓越的追求,以发自内心的自觉做好研究生教育培养,坚决严守底线,真抓实干,履行好立德树人的主体责任,自觉把学生培养好。
“十三五”期间,中文系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取得蓬勃发展。其中,优秀生源录取比例提高,学生就业深造情况不断向好,学术成果突出。五年来,每年均有博士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境外交流,硕博研究生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做口头报告。进入“十四五”发展阶段,中文系将紧紧抓住会议精神,继续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把会议精神落到实处,使中文系研究生教育得到高质量发展。
■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近日,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学习贯彻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院共70余名教职工参加。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罗镇忠主持。
会上,罗镇忠书记传达了罗俊校长《扩大规模、提升质量、严守底线,全面开创研究生教育工作新局面》的报告内容和陈春声书记总结讲话的精神,并介绍了学校关于成果署名、论文投稿的最新政策和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强化监督检查的管理办法。
罗镇忠书记表示,要以强化师德师风教育为根基,全面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要重视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将学风道德教育贯穿研究生培养各环节;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在招生、开题、预答辩、论文发表、论文送审中实现全过程规范化管理,严把质量关。他要求全体教职工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努力开创学院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 外国语学院
12月30日,外国语学院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传达学习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许德金院长在会议上传达了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重点传达了罗俊校长作的主题报告内容。罗俊校长的报告强调,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了长足发展,已经跨越规模增长阶段,进入质量发展新阶段。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新时期学校研究生教育要把握新机遇,坚持“四个服务”办学根本,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三个面向”引领,围绕“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学科与专业布局,提高研究生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一流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全面、全方位、全过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遵循“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守住底线”的工作主线,全面开创新的工作局面。
许德金院长表示,罗俊校长对目前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现状及不足的分析全面到位,对学校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和下一步工作部署思路清晰,为学院研究生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学院2021年将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管理工作,通过建章立制,明确研究生培养各环节的要求,对学术不端行为防患于未然,把严格的治学要求及严谨的治学态度贯彻到底,切实提高学院研究生培养质量。
通过此次大会,全体与会人员认真学习相关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对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认识,并表示,要自觉把好研究生培养质量关,履行立德树人的主体责任,推动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在“十四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
■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1月7日,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
学院分管研究生教育的刘军强副院长详细传达了罗俊校长的主题报告内容和陈春声书记的讲话精神。“十三五”期间,学校抓住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研究生培养规模基本实现倍增,研究生培养质量持续提高,遵循“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守住底线”的工作主线,书写了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刘军强副院长结合相关案例,传达了有关论文抽查、论文质量等方面的规定、做法和要求,并向全体教师强调了把好论文质量关的重要性。
与会教师就报告的相关内容及日常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展开了讨论和交流。谭安奎院长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十四五”期间,学院研究生教育将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围绕学校“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院人才培养的宗旨,更广泛地凝聚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共识。学院研究生培养的重心将从风险防控迈向质量提升,通过加强内涵建设、创新培养模式、优化过程管理,努力培养具备国内一流竞争力、初具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生。学院也将继续组织院内师生深入学习,全方位、全过程贯彻落实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 物理学院
近日,物理学院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郭东辉院长深入分析了罗俊校长主题报告要点。他指出,学院要强化导师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严把导师审查考核关,全链条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同时,形成“德、才、研、育”一体化的研究生教学改革和质量监督体系,抓实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
董建文副院长重点阐述了学院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四个关键环节。首先,加强学风建设,将学术规范列入教育体系当中,将思政教育贯穿研究生教育全过程;其次,兼顾科教育人,学生围绕“四个面向”投入科研工作,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再次,优化学业考核等环节,多方位综合考察学生能力;最后,严抓毕业出口,严格落实预答辩制度,重视学位论文的质量、成果影响。
许东黎书记从贯彻落实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角度,对导师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二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全面、全方位、全过程下功夫,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建设;三是要有更高的责任和担当精神,保持对学术的敬畏,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四是必须守住工作底线,落实十二字人才培养目标,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真正发挥自身优势。
与会者纷纷表示,研究生教育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作为导师,不但要做好专业知识传授,更应对自身有更高的要求,时刻谨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同时,要更多参与到学校、学院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以“一线”教学经验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 化学学院
12月31日,化学学院在南校园丰盛堂召开学院教师与研究生代表大会,传达学习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导师代表、研究生教育工作人员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冯双书记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讲述了他参加学校会议的感受,并希望全体师生务必遵循“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守住底线”的工作指示,全面开创研究生教育新局面。
与会人员认真学习了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罗俊校长的主题报告内容,了解了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工作在“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绩,结合学院现状,分析了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对照检查。会上提出学院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目标:要把握新机遇,坚持“四个服务”办学根本,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十二字人才培养目标,全面、全方位、全过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全面开创研究生教育新局面。
与会师生表示,一定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开创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生命科学学院
12月25日,生命科学学院召开会议,学习传达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院党政班子、各研究团队导师代表等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了罗俊校长作的主题报告内容及陈春声书记的总结讲话精神。学院院长指出,全院教职工要认真学习罗俊校长所作的主题报告,确保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遵循“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守住底线”的工作主线,开创研究生工作新局面。他强调,一是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对于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意义,坚持“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优秀生源的培养质量;二是要加强过程管理,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和培训,发挥导师的“引路人”作用,全面落实导师育人职责;三是要加强学风建设,将科学精神、学术诚信、学术和职业规范、伦理道德作为导师培训和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文化氛围。
学院党委书记张斯虹强调,要落实好陈春声书记提出的三点要求,强化责任担当,以对学术的敬畏、对卓越的追求以及发自内心的自觉做好研究生教育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做好课程思政建设,从理论武装、价值引领、实践养成等方面构建学院思政工作体系,努力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导师们一致表示,将牢牢把握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的新要求,强化责任担当,履行育人职责,努力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近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别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及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传达学习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会议集中学习传达了罗俊校长作的主题报告内容及陈春声书记的总结讲话精神。杨国伟院长表示,校长作的主题报告将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情况、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要求,要遵循“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守住底线”的工作主线,开创研究生工作新局面。他提出,全院教职工尤其是研究生导师要认真学习罗俊校长的报告,学院将加强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管理工作,结合学院“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推动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的提升。
李伯军书记强调,学院要落实陈春声书记提出的三点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全方位、全过程推进研究生教育,强化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观念,提醒导师严守底线,以对学术的敬畏、对卓越的追求,以发自内心的自觉推进研究生教育培养,并要求各支部开展专题学习。
会后,学院教职工党支部通过专题组织生活继续进行集中学习,研讨如何结合学校会议精神做好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
■ 中山医学院
12月21日,中山医学院在北校园科技楼博爱厅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院党政领导、教师代表等5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学院党委书记吴忠道传达了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他强调,一是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对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要意义,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建设“名医摇篮”;二是要充分发挥中山医的专业优势,以“临床”为导向,加强学科建设,坚持和完善“五个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新时代研究生医学教育改革发展;三是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发挥导师引路人、同路人作用,全面落实育人职责;四是要加强学风建设,将科学精神、学术诚信、学术(职业)规范和伦理道德作为导师培训和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文化氛围;五是要继续深化开放合作,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合作交流机制,提升国际影响力。
根据相关工作安排,学院拟于12月28日召开学院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部署研究生教育工作,并定于2021年1月召开研究生教育专题研讨会进行调研座谈。
■ 公共卫生学院
12月16日,我校召开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引起了全校师生的热烈反响。公共卫生学院通过各种形式传达学习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的内容和精神,结合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工作,谈了以下体会。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人才的培育靠的是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要全面把握大变局下的教育变革,找准研究生教育的新方位。罗俊校长在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扩大规模、提升质量、严守底线”,全面开创研究生教育工作新局面。
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起主导作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研究生导师要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的政治站位和教育境界,进一步涵养师德师风和师识师能,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
近期,公共卫生学院进入了教育部设立的“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创新项目”。学院将以此作为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抓手,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握国家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国际科学前沿的机遇,聚焦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模式创新、方案优化,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 国际金融学院
12月23日,国际金融学院召开会议,学习传达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院党政班子、研究团队负责人、部分研究生导师和行政人员参加了会议。
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彭志刚传达了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他强调,全院教职工要认真学习罗俊校长在大会上的主题报告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三个面向”引领,围绕“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人才培养目标,遵循“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守住底线”的工作主线,开创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同时,要结合岗位职责落实好陈春声书记提出的三点要求:提高认识,不忘初心;精准施策,系统谋划;强化责任,坚守学术精神。
院长黄新飞表示,全院上下要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严把关口、坚守底线,切实推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他指出,“十三五”期间,学院已形成多层次、多类别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培养体系不断完善,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生源质量不断优化。通过推行“科研育人”、毕业论文全过程管理等系列措施,保证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十四五”期间,学院要以“科研育人”为根基,强化学风建设,强化导师责任,强化制度意识,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他要求研究生导师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责任意识,发挥好育人职能;各研究团队要认真总结研究生培养经验,归纳出一套符合本学科特点的规范化、标准化、可操作的管理模式;学院层面要发挥好统筹协调、顶层设计的职能,力求把研究生培养管理全过程进一步规范化、精细化,推动学院研究生培养更快实现提质增效。
与会人员结合实际工作,就学习体会进行了交流,纷纷表示要深刻理解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的新要求,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立足本职工作,为学院全面、全方位、全过程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做出贡献。
■ 大气科学学院
12月21日,大气科学学院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全体教授、学生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郑慧副书记(主持工作)主要传达了刘济科校长助理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以及陈春声书记的总结讲话精神。她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好陈春声书记提出的三点要求,不断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担当,真抓实干,做好研究生教育培养。
董文杰院长在会上强调,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学院一定要把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机遇,迎接新挑战,采取新措施,践行“四个服务”办学根本,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三个面向”为引领,进一步优化大气科学研究生培养体系,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开创研究生培养的新局面。
经过学习研讨,与会人员一致认为,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将罗俊校长的报告内容和陈春声书记的讲话精神落到实处。大气科学研究生培养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充分利用好“中山大学号”科考船、“天河二号”国家超算平台以及正在全力打造的南海及周边地区海陆空天一体化综合大气探测平台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围绕国家在南海及周边地区的安全以及经济建设需求,通过“五个融合”,培养世界一流的大气科学人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 医学院
近日,医学院在南校园举行全体教职工大会,传达学习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会议由党委常务副书记丁小球主持。
会上,何裕隆书记传达了罗俊校长所作的《扩大规模、提升质量、严守底线 全面开创研究生教育工作新局面》主题报告精神,他表示,罗俊校长的报告全面总结了“十三五”期间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情况,并提出了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始终坚持“四个服务”办学根本,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三个面向”引领,围绕“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人才培养目标,全面、全方位、全过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他强调,学院教职工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研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具体举措。
此外,学院在会前还通过党政联席会、党外人士座谈会、党委会、教工党支部生活会、研究生党支部生活会等会议多次传达学习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力求将会议精神落细、落地、落实。学院坚持“三个面向”引领,在加强传统主流学科的同时,布局前沿及新兴交叉学科领域,促进基础与临床医学学科的整合,加强学科建设。根据学科发展需要,持续加大力度引进高素质人才,建设高素质导师队伍,优化研究生导师队伍结构。着力构建一流课程体系,坚持“五个融合”,修订适合于深圳校区、注重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同时,将继续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坚决守住底线,坚决做到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风建设。
学院将继续肩负起研究生教育主体责任,抓好工作落实,加强规范意识,始终坚持“三个面向”引领,着力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坚持分类培养,严格过程管理,提升培养质量;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思政工作,坚持守住底线,全面开创研究生教育新的工作局面,为培养“新医科”人才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12月27日,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召开研究生导师会议,传达学习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院党政班子、研究生导师、教务秘书参加会议。
会上,陈曾平院长传达了罗俊校长作的主题报告内容,分享了学校资深研究生导师代表的经验体会。结合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他指出,学院要担负起研究生培养的主体责任,将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发现问题,找准“痛点”,靶向治疗。同时,要瞄准发展目标,聚焦立德树人,强化“三个引领”,严把“入口关”“过程关”“出口关”,培养能攻克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一流工程的“新工科”高层次人才,开创研究生培养新局面。
古添雄副书记(主持工作)传达了陈春声书记在总结讲话中的要求:既要提高认识,又要不忘初心;既要精准施策,更要系统谋划;既要强化责任,又要坚守学术精神。他强调,学院师生,特别是导师们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守住纪律底线,认真学习领会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学院分管研究生教育的黄海风副院长查找了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短板,分析了问题成因,提出了提高生源质量、优化课程体系、加快导师队伍建设的措施,助力研究生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与会人员表示,下一步要认清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把握新要求,增强责任意识、提升树人能力,为培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贡献力量。
■ 农学院
12月18日,农学院召开研究生工作暨学风建设推进会,传达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集中学习研究生培养工作相关规定。
学院直属党支部程月华书记重点传达了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罗俊校长作的主题报告和陈春声书记的总结讲话精神。她还分享了三位资深研究生导师代表在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上的经验,鼓励青年教师坚定政治信念,践行课程思政,自觉担起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她要求全体师生认真学习、自觉遵守学校关于研究生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严管即是厚爱”的理念,严把研究生入口、过程、出口“三关”,把学生培养作为自己学术生命的延续和拓展,无愧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
学院分管研究生教育的辛国荣副院长解读了研究生学术论文规范以及科研诚信的要点,特别指出了学术不端的几种常见表现。他希望师生们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
谭金芳院长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学院师生要提高政治站位,认识到研究生教育对学校学院发展的重要性,把学风建设当做责任和义务,通过制度建设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严守纪律、争创优秀,师生携手共进,开创学院研究生教育的新局面。
■ 中山眼科中心
12月29日,中山眼科中心召开全体导师大会,就加强学风建设、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了专题学习和部署。中心主任刘奕志、党委书记夏丹等党政领导出席会议,全体导师及相关职能科室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心主任助理梁凌毅主持。
中心副主任、眼科学与视光学系主任卓业鸿和与会人员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并传达了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罗俊校长作的主题报告以及陈春声书记总结讲话的主要内容。他指出,眼科中心作为眼科学界的“黄埔军校”,将始终坚持“三个面向”,着力构建一流课程体系、着力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着力建设高素质导师队伍,自觉培育眼科领军人才。
夏丹书记作了题为《强学风、做表率、保质量》的报告。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全面提升教材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全面开创研究生教育工作新局面。夏丹书记重点强调了学风建设,她要求中心上下必须坚守诚信底线,把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研究生课程,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报告最后,夏丹书记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导与全体导师共勉,强调教师回归本职,做好表率,立德树人。
刘奕志主任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中心培育眼科人才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为何选择做老师”“如何做好老师”“如何培养出优秀的研究生”“如何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是每一位教师都要去认真思考的问题。眼科中心始终坚持为党育才、为国育才,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眼科中心高平台,导师们要与时俱进地使教育教学理念与国家需求相适应,要乐为人师和善为人师,要强化责任担当和学术敬畏意识,不断摸索、创新推出眼科优秀人才培养体系,为党和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培育更多人才。
■ 肿瘤防治中心
12月24日,肿瘤防治中心在第三季度医疗质量安全会议上学习传达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中心党政班子、全体中层干部、主诊教授、导师代表参加了会议。
徐瑞华院长在会上传达了罗俊校长作的主题报告内容。他讲到,“十三五”期间,中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基本实现倍增,研究生培养质量持续提高,但仍存在研究生培养规模不足、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重点强调会议提出的新时期中大研究生教育要把握新机遇,坚持“四为”办学根本,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他表示,未来学校将强化“三个面向”引领,围绕“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学科与专业布局,提高研究生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一流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全面、全方位、全过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遵循“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守住底线”的工作主线,全面开创新的工作局面。学校对各单位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坚持“三个面向”,优化培养结构,扩大培养规模;二是坚持分类培养,严格过程管理,提升培养质量;三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思政工作,坚决守住底线。
武少新书记在肿瘤防治中心党委会上重点传达了陈春声书记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精神。他强调,第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培养是学校的生命线。我们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第二,要精准施策、系统谋划。研究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全面、全方位、全过程下功夫,凝聚工作合力,整体推进研究生教育。各科室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查找分析存在的问题,直面问题,持续深化内涵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第三,要强化责任、坚守学术精神。强化责任担当,以对学术的敬畏、对卓越的追求,以发自内心的自觉做好研究生教育培养,坚决严守底线,真抓实干,履行好立德树人的主体责任,自觉把学生培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