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455 >> 2021年07月31日 星期六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理论专栏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作者:张浩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绽放出灿烂的真理光芒,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行”。

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中国化,是源自实践又指导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一经传入中国,就与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历史面貌。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新时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不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100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气壮山河的革命战争胜利、开展了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迈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引领了时代化,是不断发展又永续开放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但并不片面追求体系完善而成为自我封闭僵化的理论体系,始终面向时代开放,将时代发展提供的新实践和新知识纳入进来,不断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从而保持旺盛发展力量和生命活力。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永葆青春,关键就在于不断解答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准确地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大势,在继往开来的过程中不断破解发展的难题,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形成了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内的一系列具有时代特色、引领时代潮流的理论创新成果,为我们提供了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思想武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回应了中国的时代课题和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这一重要思想指引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扎根于大众化,是来自人民又为了人民的科学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是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代表人民、为了人民,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始终占据理论最高峰和道义制高点的真正原因。正如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

马克思主义作为人民的理论,应当也必然要使自身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接受、所运用,使人民群众在它的指导下赢得改造世界的最终解放。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产生出无穷的力量。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始终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民性,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刻理解、自觉接受和广泛运用马克思主义,从而真正把广大人民群众动员和组织起来,焕发出移山填海的磅礴力量。

作为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民性品格,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核心价值,蕴含着鲜明的人民立场、真挚的为民情怀,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贯通和体现在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思想深刻、语言生动、话风朴实、群众喜爱,成为动员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科学行动指南。以这一重要思想为指引,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作者张浩系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日报》2021年7月19日第A8版)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