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456 >> 2021年08月31日 星期二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詹小美 张梦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州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的独特区位条件和多元文化背景,成为各种社会思潮交汇交流交锋的聚集地,海外文化、涉外文化、本土文化相互影响与交互作用,对新形势下广州开展与推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工作,既提出了挑战,又提供了机遇。

一、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作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培养时代新人提供了方向指引。

广州应以提升培养时代新人的“支撑力”为抓手,充分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作用,将国家发展、改革事业与个人理想相结合,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铸造立身之本,培养“有理想”的时代新人;坚持求真务实、自强不息,做到学习能力、技能水平、应用实践有所长、有所专、有所精,培养“有本领”的时代新人;牢记“两个一百年”“中国梦”奋斗目标,担负起开拓新时代的重任,培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比如,完善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关于时代新人的评选、宣传和关爱机制,创立“学习进行时”等栏目,进行“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等系列宣传,为培养时代新人夯实思想支撑、激发奋进力量、创设良好舆论。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够促进和提升培养时代新人的价值表达力、目标推进力和精神凝聚力。

广州应以提升培养时代新人的“引领力”为抓手,始终遵循“着眼大视角、落脚大格局”的指导原则,通过“顶层设计+具体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知识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专业教育各环节,贯穿启蒙、基础、职业、高等教育等各层次,辐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比如,开展文体活动、仪式庆典、困难帮扶、公益服务等生活工作实践活动,创设“家风建设日”“文明礼貌周”“道德建设月”等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引导各领域各行业制订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融合、全过程参与和全领域覆盖,为培养时代新人提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

三、深度挖掘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滋养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时代新人的培养内涵相契合。因此,培养时代新人要充分挖掘文化资源的价值意涵,切实发挥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以学养人的功能和作用。

广州应以提升培养时代新人的“渗透力”为抓手,立足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精神文化积淀,通过兼具文化内涵与社会效益的“文化+教育”“文化+旅游”“文化+互联网”“文化+新媒体”的融合模式,完善文化传播体系和各类教育基地建设,实现文化在内容、受众、形式等方面的隐性衔接与显性贯通。比如,推广翻新龙舟赛、花会、灯会等民俗活动,开展“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主题活动,推出更多具有广州特色、反映广州特质的文化符号,进一步整合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价值传播等社会功能,为培养时代新人营造文化氛围、塑造社会风尚。

四、依托改革开放40多年积淀的物质基础,创新人才培养内容和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培养时代新人奠定了深厚的物质文化基础。以培育“认同感”为基础、以提升“获得感”为方法、以增强“使命感”为归宿,构成了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维度。

广州应以提升培养时代新人的“转化力”为抓手,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内容和方法。比如,充分运用榜样的典型力量与示范作用,推出事迹突出、民众公认、典型性强的各类“身边好人”“最美人物”“道德模范”“时代楷模”。同时,灵活运用新技术手段与新媒体平台,构建独具广州特色的“互联网+思政”“互联网+党建”“互联网+校园文化”“互联网+学生工作管理服务”等育人体系。比如,创设微信公众号、校园官微、移动APP和小程序等,输出融入主流思想与核心价值的短视频、微动漫、动新闻、数据图表等微传播、轻量化产品,革新与改善人才培养环境、方法和效果,进一步提升与凝聚培养时代新人的情感共鸣与价值共识。

(詹小美:南风窗传媒智库特约研究员、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张梦媛: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博士生;《南方日报》2021年8月30日第A12版)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