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建平、吴立坚)11月21日上午9时整,珠海高栏港烽火海洋码头,碧海蓝天下,蓝白色船体的“中山大学”号在两条引导船的协助下入泊母港。
“‘中山大学’号平安回家了,像一个初生的孩子回到母亲的怀抱。”为了迎接孩子回家,下午3时,中山大学在码头举行了简洁而庄重的入泊母港欢迎仪式。活动由中山大学副校长兰平主持,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中科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珠海市金湾区委书记梁耀斌,涉海学院师生代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出席。
在中山大学校歌声中,科考船建设指挥部全体人员、全体船员走下舷梯,下船列队,中山大学校领导热烈欢迎,学生献花,现场人员起立鼓掌。仪式现场,许多人忍不住热泪盈眶,为“乘大船、去深海、做大事”的愿景正一步步变成现实而激动不已。
“中山大学”顺利入泊母港,意味着我国排水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综合科考实习船可以正式投入使用,成为我国海洋科考“国之重器”的新成员,也是中山大学扎实推进“三大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高松校长说,“中山大学”号是当之无愧的战略发展重器,是提升中大海洋学科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也承载着历代中大人向海图强的宏大梦想。
仪式现场的“中山大学”号,非常威武有气势。她总长114.3米,型宽19.4米,排水量6880吨,续航能力15000海里,是目前我国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创新设计亮点最多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具备从万米高空到万米海底开展多学科、多要素观测和采样能力。
高松校长在仪式现场对中山大学前任校长罗俊院士和建设指挥部全体同事们为“中山大学”号的建造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和辛勤努力表示感谢,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师生投入到海洋科学研究当中。
作为一所南海之滨的大学,中山大学与海洋相关的科学研究历史悠久。能有机会拥有自己的现代化大船,中大人深感重任在肩,在开工建造以来的两年时间内克服了种种困难,顺利完成交付。
未来,中大涉海学院的万名师生将有机会上船实习,亲近大海,探索大海。这艘科考船将成为中山大学移动的海上校园,为中山大学实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加快发展海洋学科和培养海洋创新人才提供坚强的保障。
为推进海洋学科发展和涉海人才培养,中山大学成立了海洋科学考察中心,依托大气科学学院,将充分利用海洋科考支撑平台,深入推进海洋科技发展,打造国家级教学示范基地。
珠海市金湾区委书记梁耀斌表示,“中山大学”号入驻金湾区,必将成为金湾又一张闪亮的名片,金湾区委、区政府也将倾尽全力为“中山大学”号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做好保障和服务。
“中山大学”号计划首航南海,开展大气、海洋、生物三大领域科学考察,为认识、保护和开发南海提供科技支撑。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说,“中山大学”号顺利就位,实现了中大人拥有一艘属于自己的船这一百年梦想。未来,学校将以大船为新起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继续大力发展海洋学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海洋强国梦贡献中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