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467 >> 2022年06月30日 星期四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高松校长: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


高松校长向毕业生致辞

亲爱的同学们,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今天,对于在场和线上的每位毕业的同学而言,都是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你们也是我担任中山大学校长以来,即将送走的第一批毕业生,你们的校龄比我的长。我和老师们为你们学成毕业感到欣喜,也为你们即将离别依依不舍。中大校园每一处都保存着你们奋发求学的青春记忆,每一处都印刻着你们不负韶华的拼搏足迹。中大永远是你们的中大,中大也相信,你们将会成为中大的骄傲!

我代表学校,向2022届毕业生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祝你们毕业快乐!向辛勤培育教导你们成长的老师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出席毕业典礼的校友代表和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白云山高、珠江水长。在这里,你们修身励学、构筑梦想、追求卓越。在这里,你们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绘就青春。陈平原老师几天前在《中华读书报》发表文章,题目是“我在中山大学康乐园完成了精神蜕变”,他夫人说,他进北大气很壮,一点都不自卑。那种底气,是在康乐园养成的。你们在校读书期间,经历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艰难、亲历了国家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正在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你们共同参与并见证了学校事业的蓬勃发展。这几年,学校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世界,形成了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格局和文理医工农艺综合发展的学科布局。“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扬帆远航,“天河二号”超算领先世界,高端智库为国献言献策,“无敌中山医”守护人民健康。学校着力构建“五个融合”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改善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今天,对于即将毕业的14000多名同学来说,既是一个回顾和总结,也是一个全新的开端。我们在喜悦兴奋的同时,也需要去深刻理解“长大”和“毕业”的真正含义。我以为,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是“学以成人”,认识与发现自己,形成探索真理和批判性思考的习惯。毕业的最重要标志是独立,独立的思考能力,独立的生活与工作能力,形成对于真、善、美的鉴别判断力,不为人惑,这是你们今后安身立命的一个基础。当然,独立绝不是自傲与自闭,独立并不排斥合作与团队精神。

你们需要明白,仅有毕业证和学位证是不够的。实际上,在大学校园里,你们还是有老师和同学的呵护、帮助甚至保护,学校和院系也提供了更多试错改错的机会,某种意义上讲,你们是温室里的花朵。但是,站在新的人生节点上,特别是有些同学即将步入社会,去经风雨、见世面,你们将失去一些“自由”,这意味着,你们将承担更多的责任。你们将带着中大的基因,奔赴下一个征程,这里我想和大家谈一谈“责任”与“未来”。

回首过往,中大创校于中华危难之际,一经诞生就将自身的前途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历经近百年沧桑,始终与国家发展同心同向同行。1924年,孙中山先生手创中山大学前身广东大学,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勉励学生要立志“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强调学生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中大秉承校训,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的各个阶段赓续红色血脉,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心怀“国之大者”、引领未来的卓越人才。同学们,将来无论你们身在何处,都要始终不渝地将爱国之情根植于心,将富强国家、复兴民族大任镌刻于行。“天下为公”,勇做先行者和探路人,这是中大人的使命担当。

时代风云变幻莫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步入社会,你们一定会面临新的环境与挑战。面对未来世界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怎样才能坚守理想并引领未来呢?第一,希望你们要具备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未来的不确定性需要你们自己去探索,这就是校训中“博学”的含义。教育是帮助你们能够在未来面对新问题、学习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时候能够自我学习,突破自身学科的局限博采众长。第二,希望你们要拥有强大的思想力。这就是校训中“审问、慎思、明辨”的含义。正是在不断地思考、探索、质疑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地发现新问题,实现新突破,产生新创造。第三,希望你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知行合一,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这就是校训中“笃行”的含义。学习和思考很重要,但最终改变世界的是人们的实践与行动。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这三者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相乘,其结果便是创造力。学校希望,每一位中大学子都能够成为富有创造力的卓越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也是党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要做刻苦学习、锐意创新的模范,带头立足岗位、苦练本领、创先争优,努力成为行业骨干、青年先锋”。

面向未来,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勇担报效国家的责任。孙中山先生在广东大学学生毕业典礼训词中讲,“为社会福,为邦家光、勖哉诸君,努力自强”。好儿女志在四方,我希望,看到我们中大的毕业生,能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展示才干,彰显责任与担当!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心怀“国之大者”,将小我融入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大我,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

面向未来,希望同学们学无止境,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立大志、做大事,就是要脚踏实地不断坚持学习,持之以恒。自我学习能力是做成事的基础和底气。朱棣文教授,因为在激光冷却原子方面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但他始终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不局限于自己熟悉的领域,敢于走出舒适圈,对新的知识孜孜以求,这使得他在应对能源和气候挑战、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卓有建树。他在几年前去北大的一次演讲中,谈到“为什么选择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时,有这样一段话:“STEM是你所能接受的最好的liberal arts(通识教育),因为liberal arts想教给人的最主要的东西,正是学习如何自我学习”。

面向未来,希望同学们聚力笃行,学会团结协作的能力。未来,我们遇到的问题,常常是复杂的,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需要各方面的合作。独木不成林、一人难为众,要想做大事,就要学会与人合作,平等包容,共同成就。我们国家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能创造“两弹一星”的奇迹,就是无数像钱学森、邓稼先一样的广大科研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同学们,明所从来,不竭于动力;知向何处,不惑于方向。今天是你们迈向人生新赛道的起跑线,希望你们担得起守正创新、开拓未来的责任与使命,肩负民族复兴大任,创造祖国更美好的未来!未来属于你们!你们就是未来!

最后,请你们记住,无论将来你们飞得多高、走得多远,永远是中大的一员,中大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母校永远牵挂你们、永远祝福你们!

谢谢大家!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