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9日 星期三
晴中有大雷阵雨
由云南德钦至西藏芒康县如美镇(竹卡)
今日晨8时,在德钦飞来寺雪域神川酒店早餐后,即乘越野车由德钦飞来寺向北下坡一直下至澜沧江东岸,至红星桥海拔降低为2600米左右,经佛山乡向阳桥,我们的小车在佛山乡加油后,继续沿澜沧江东岸由南向北走,此处一带的澜沧江河谷两岸的边坡上,总是有一部分红层形成的红岩边坡,或一些类似丹霞地貌的地貌。约在纳古村附近澜沧江西岸的西藏芒康县境内,有红岩悬沟墙状丹霞地貌。
近中午12时,我们抵达西藏芒康县盐井,要检查证件。
我们在盐井午餐,餐后继续沿澜沧江东岸的山坡向北走,经拉久西村、小昌都村。然后离开澜沧江向东北经红拉山(4200米),再下坡至芒康南面的红岩河谷向北走,河谷的红岩多为较软的红色砂泥岩,多数不能形成丹霞地貌,只有极个别的能形成零星的丹霞地貌。是时在茫康南面下了一场暴雷雨,但雨过天晴。芒康县城附近也可以看见一些零星的丹崖赤壁。在茫康西侧不远,要经过一处海拔达4400多米的山口,山口以西的普拉村、卡均村、拉乌村、如美村等处的红层也可以形成一些零星的丹霞地貌。我们于下午4时至5时之间,又到了澜沧江西岸的如美镇(竹卡),并在此住宿。此处住宿条件很差,住简易板房(每房每晚166元)。
晚餐后,我与张集兴同志去考察澜沧江峡谷西岸阶地,高达168米都可以采样,分析其年龄,计算其地壳上升速率。澜沧江阶地十分发育,确是计算地壳上升,采样的好地方。
2012年9月20日 星期四
晴 有一些小雨
由如美(竹卡)到昌都
昨天晚上,因板房隔音很差,没有灯光等原因而无法写作,张集兴夫妇也很早起床、说话等原因,休息很差。于凌晨5时,张集兴同志即来叫我起床,收拾行李。
我们于5时45分即出发,那时天还未亮开亱车出发,公路两旁皆看不清,一直至7时许才缓缓天亮。经东达拉山(5008米)抵左贡县,早餐。沿玉曲(河)右岸经旺达镇、田妥镇抵帮达。午餐。经帮达大草原,越过浪拉山(5472米)向东下坡抵察雅县吉塘镇,再到澜沧江谷底。至214国道1365公里附近的昌都县境内,出现较奇特的丹霞地貌,在酉龙扶贫吊桥,红砂岩倾向20度,倾角为88度,红层有的褶曲很厉害。经瓦约村、加卡村,一直至昌都县,都是丹霞地貌。从214国道的1365公里至1330公里,共35公里内都是丹霞地貌。这是在西藏东部发现最大面积的丹霞地貌,约在200平方公里以上,值得认真研究。
2012年9月23日 星期天
雨
在波密
汪扎吹批司机回香格里拉,我们从拉萨另叫小车来波密接。上午8时在雪域楼宾馆早餐时,看见波密城南、北两侧的山上都有积雪,十分绮丽。波密的气压测高为2700-2800米。这次来云南、西藏考察已有13天。考察的丹霞地貌已有:
1、桥墩 在云南玉龙县奉科乡春头村西南侧
2、罗古箐 在云南兰坪县通甸镇罗古箐村
3、河北 在云南省剑川县河北村西北侧
4、纳格拉丹霞 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县格咱乡纳格拉村
5、白雪山南隘口北侧东坡
6、云南德钦县楚巴村澜沧江西岸墙状丹霞地貌(属西藏芒康县)
7、西藏芒康县城南面至帮达乡一带零星丹霞地貌
8、西藏芒康县西拉乌、卡均、如美村一带的丹霞地貌
9、西藏昌都县丹霞地貌(昌都县南北数十公里)
10、 西藏八宿县附近丹霞地貌
值得研究的地貌现象:
1、利用河流阶地沉积物研究地壳上升速率
2、寒冻风化现象(光山)
3、高原游荡性河床
4、冲积扇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