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473 >> 2023年03月01日 星期三  共8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物理学院党委书记赵福利:
物理人从来与中大同声共振


正在加载...
  • 1/2

  • 2/2

我18岁来到康乐园,时光荏苒,转眼36年,从物理系到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再到物理学院,始终在“物理”这个理科根据地徜徉。五年来,从工会主席到党委书记的角色转变带来视角的转换,此间不变的感触的是:物理人从来与中大同声共振,协调发展。2015年,适应学校整体布局调整,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新学院“物理学院”重组再出发。

怀揣着一颗坚守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研的初心,经过近十年,尤其是近五年的发展,物理学院再度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在重大科研设施建设上敢为人先,建立国内首个非弹性中子谱仪;在量子器件等重要科研方向上频传捷报,屡获嘉奖;在人才培养方面,勇于担当,树立了良好的育人良师的形象。

2021年以前,我是工会主席,团结大家跟党走,紧跟学院的领导,发展物理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我们工作的核心。每年冬至日也是院庆日,红楼碧瓦之间,在书记和院长带领下,拔河成为一个标志活动,团结一致才能夺取胜利。

我国第一台高能直接几何非弹性中子散射飞行时间谱仪的建设,也是在团结一致的氛围下完成的。

中子因为具有波粒二象性可以用于研究物质结构和动力学,而非弹性中子散射几乎是目前唯一能够覆盖整个布里渊区对声子、自旋波进行测量的实验方法,对于近年来兴起的巨磁阻、高温超导、多铁性材料、量子拓扑材料等领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在高科技领域产生重大科技成果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平台和保证。

学院抓住机遇,在我国唯一、世界第四个脉冲式散裂中子源——东莞松山湖散裂中子源上建设我国第一台高能直接几何非弹性中子散射飞行时间谱仪,设计入射能量范围为10-1500meV,主要性能指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建好谱仪,发挥其多学科支撑研究平台的重要作用,学院专门成立了中子谱仪建设工作组和中子科学与技术中心。三年来,谱仪建设团队通力合作、主动作为,在遭遇了多重困难下,自主研制了国内首个费米斩波器,填补了空白,并通过快速迭代改进优化达到预期,谱仪于2023年1月首次成功出束。相信中山大学依托非弹性中子散射飞行时间谱仪的科研在不久的将来会频传捷报。

角色转换往往会发现新的绘景,承担书记的工作,顺理成章地开展了百年学科历史的梳理工作。

百年中大,百年物理,其中厚重的红色底蕴令我更加热爱物理人。物理学院老师们从来都是“国家需要的,我们就要做”。在“年轻”的物理学院的教师队伍中,高知入党和青年干部成长呈现喜人的景象。高知群体党员发展已逐步形成梯队,每年均有高知入党,5年来发展的高知骨干,有的已经走上学校的领导岗位。

目前学院已逐步建立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作用突出的高知群体党员队伍,这支队伍也在学院事业发展中切实发挥了核心和示范效应,为学院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保障和组织保障。在向上奋发的氛围下,“有担当”是这批年轻人的共性,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就有这样一个团队——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粒子物理团队,先导研究开发有机玻璃无聚合自动化机器、事例显示软件、光电倍增管测试、中心探测器自动灌装溢流控制系统、现场事例数据快速重建和质量监控系统、台山中微子实验顶部塑闪探测器等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立项共6项。任务是全新的,探索未知的领域,担当从不缺席。

光学,是我的出身学科,也是中山大学物理学科中发展成熟最早的二级学科,从高兆兰先生创立的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始,光学人一直面向应用开展基础研究。王雪华教授领导的微纳光子学与量子光学研究团队基于量子光辐射控制理论,提出一种能克服光子侧向和背向泄漏并能极大提高光子前向出射的新型高效微纳射灯量子光源结构;但它的实验实现受制于三大核心微纳制备技术,难度极大:160nm厚的量子点薄膜转移技术;精度小于10nm的量子点光学精确定位技术;环形槽宽度制备精度小于5nm的微纳制备技术。王老师的团队经多年努力,拔丁抽楔,掌握并发展了上述三大核心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三高”量子纠缠光子对源。王雪华教授团队出色的工作获得2019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019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和2021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系列荣誉。

物理人,始于格物致知,旨在造福社会,朴素勤勉,守拙生根。人才培养,学生成长始终是物理学院的主旋律,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同样也是学院发展的根基。物理学院每学期一定召开专题会议讨论人才培养和师德师风建设。面向学生,建构浸、养、熏、育的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思考和行动能力;面向教师自己,卓越教学引领,科教融合,践行三全育人。2020年中山大学学生物理联合会获得outstanding评价,与美国一流大学并列;2022年,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CUPT比赛中,中山大学代表队获得一等奖,创历史新高。在近三年球类比赛中,物理学院的球队几乎从未缺席过前三。诸多的荣誉无不饱含师生的汗水和欢乐。疫情期间,物理学院师生志愿者队伍一直是南校园一道亮丽风景线。我们自己的《光学》慕课西行也入选教育部十个国家智慧平台应用案例,全国高校只有三个。物理学院正走在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路上。

人才是我们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物理是科学的基础,物理学院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应守拙创新,向高质量再进发。

(来源:南方日报)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