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477 >> 2023年05月31日 星期三  共8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博学须审问,慎思明辨行

——从孙中山学医纪念像后的对联谈起

作者:文/中山医学院 王庭槐教授

正在加载...
  • 1/3

  • 2/3

  • 3/3

初夏的夜晚,清风习习,我漫步在中山大学北校园红楼边的校道上。夜空澄蓝,新月如钩,中山二路的灯光散射在中山先生学医纪念像上,泛出古铜色的辉光,铜像身后红楼的正门上悬挂着一副对联,左联是“救人救国救世”,右联是“医病医身医心”。据载,此对联是由中山大学第二任校长戴传贤于1927年撰写的,既是对孙中山先生一生的写照,也是对医学生寄予的期望。

走近孙中山学医纪念像,恰好听见几位医学生正在讨论悬挂在红楼上的那副对联,我好奇地凑近,细听他们的对话。学生甲说:“上联应是救人救国救世,下联是医病医身医心。”学生乙却说:“不对,按照旧式对联的读法,应该从右读到左,所以上联应该是医病医身医心,下联才是救人救国救世。”学生甲反驳说:“不对,古人讲究先立志,后做事,还是应该救人救国,胸怀大志为先。”学生乙又道:“当医生本来就由小做起,先是通过医病医身医心,从而实现救人救国救世的抱负。”他们小声地议论,倒引起我的沉思。

的确,在新文化运动前,对联的读法是从右读至左,但新文化运动后,随着白话文的问世,对联的读法又遵循从左向右的次序。但从对联撰写的平仄要求来讲,应该是仄起平回,也就是说上联最后一个字应是仄音,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音。这副对联是戴校长所撰,按他的学识修养,应该懂得遵循对联撰写的平仄要求。我想,这幅对联上联是“救人救国救世”,下联是“医病医身医心”,符合对联仄起平回的要求。

我见他们讨论得激烈而有趣,不禁想起陶渊明的名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副对联写得的确不错,寄望医学生胸怀天下,有救人救国救世的抱负,又指出医病不仅是要医身,而且还要医心,道出了现代医学模式的雏形。1977年恩格尔在Science发表的“The need for a new medical model: a challenge for biomedicine”中提出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文中强调了心理在医学模式的重要地位。对医病医身医心的认识,这副对联的提法比恩格尔还要早50年。

我把自己的看法与这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将信将疑地接受我的意见。我想对学生最好的教育不是简单给他们一个答案,而是引导他们真正做到“疑义相与析”,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会找出实证、求证真伪的做学问方法,这才是真正的大学学习。于是我引导他们去档案馆查找历史资料,求证真相……

很有意思的是,他们找到了档案馆的周纯馆长。周馆长是一个对学生很负责的好馆长,他在一大堆历史照片中找到了两幅图片。一幅是当年中山大学医学院红楼原始建筑的图片(图1),那副对联的左联右联次序确实和现在一样,历次的修复并没有改变当初的模样。第二幅是此对联的印刷体题词(图2),但无法溯源其真假。有学生提出,按照图中原始建筑的对联,确实是“救人救国救世”在前,“医病医身医心”在后。我又建议学生请教历史学系的老师,他们找到了历史学系的曹家齐教授。曹教授也是认真做学问的人,他应许寻找史料以印证此问题。不久后,曹教授提供了一条线索,1935年第7期《苏州国医杂志》刊登了此对联作者的亲笔题词(图3),上联是“救人救国救世”,下联是“医病医身医心”。学生们得知后十分兴奋,马上在互联网上展开搜索,果然在这期杂志上查到了此对联的题词。至此,对照着红楼与图片中的字迹,可以确定为同一人所写。也就是说,这副对联确实是“救人救国救世,医病医身医心”。

至此,由图3可以看出作者书写此对联时的上下联次序,但还有一个疑问,红楼门前的对联为何未遵循古法,反将上联挂在了左侧呢?目前还找不到答案,但可能是在当年新文化运动影响下采用新法自左向右排列所致,或是其它目前尚不清楚的缘由吧。

弄清这个问题后,学生们也十分高兴。因为寻找证据以求证问题的过程,让学生领悟到了做学问的正确方法——博学须审问,慎思明辨再笃行。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