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488 >> 2024年05月31日 星期五  共8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念中文的,就要像梅花一样高洁”

——追忆邱世友师

作者:文/中国语言文学系 吴承学

正在加载...
  • 1/4

  • 2/4

  • 3/4

  • 4/4

我读大学时,最喜欢的科目是先秦文学。究其原因,是喜欢任课老师卢叔度先生。我那时一门心思就想考卢先生的研究生,可是,1982年,中大中文系只有中国文学批评史和现当代文学两个专业招研究生。卢先生建议我报考批评史,他介绍说,导师黄海章、邱世友先生学问、人品都好,邱先生也是他的好友。

那一年刚好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入学的77级毕业,报考的人很多,招生名额又极少,中大中文系只招四名。我和孙立则有幸成为黄海章、邱世友先生的开门弟子。黄海章先生当年已85岁,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招生。邱先生58岁,按当时的说法,仍属“中年”教师。

邱先生长得端方厚实,慈眉善目,一脸佛相,却不善言辞,迟缓的语言追不上跳跃的思维,往往造成表达上的断裂和空白,甚至有点小结巴。孔子曾说:“刚毅木讷近仁。”我读到此语时,往往就联想到先生。先生专题课内容主要是《文心雕龙》与词学,内容便是他已撰写或准备撰写的文章。刚一接触,内容颇感艰深难解,久而久之,我们逐渐习惯以课前预习、课后补习的方式,去弥补先生在讲课中的空白,竟大有所得。

1984年,我们硕士毕业,孙立兄留在中文系,我分到古文献所,都在先生身边工作,被人戏称为邱公的“哼哈二将”,这大概也是先生感到得意的。这一年,他刚好60岁。惭愧的是,我们没能帮先生做什么事,只是继续在他的指导下读书。

1987年,我随复旦大学的王运熙先生(也是邱先生好友)读博士。1990年毕业,分配回中大中文系工作。次年,邱先生67岁,办理了退休手续。

先生退休后,我和孙立招收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的研究生,仍请先生为学生讲授专题研究课程,继续传承其学术。先生很支持,也很乐意,能传授学术,对他是件快意的事。2005年中山大学成立文学社团“粤雅诗社”,我们延请先生任指导教师,他也欣然俯允。

2006年暑假期间,先生因中风两度入院,虽无生命危险,但语言能力已大损。我意识到应该为纪念先生做点准备工作,便着手编制《邱世友先生年表》。我在学校档案馆找到历年先生的个人总结及相关材料,据此编制先生年表,并送他审定。2007年先生出版《水明楼续集》,便将此年表作为附录。

2013年起,先生虽然保持生命体征,但一直处于植物人状态。我们仍按时去医院看望他,原本谈笑风生的先生,卧在病榻上毫无知觉,令人无助而伤心。有一次,我和孙立、张海鸥、彭玉平诸君到医院探望,海鸥兄大声叫着先生的名字,他一直紧闭的眼睛突然流出泪水。我们希望有奇迹发生,此后先生却再无反应。2014年6月7日,昏睡了近两年的先生安然辞世。

在编写先生年表过程中,我梳理了先生的生活与学术历程,因而对先生有一个更为系统的了解,也引发了一些思考。

先生1925年出生于粤北连县,父亲早故,先生为遗腹子,母亲独力抚养。少时多病,然有志于学。18岁时,母亲病故,家庭生活雪上加霜。1944年考入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国文系,1948年毕业,任文学院教师。此后,先生在中山大学学习工作了70年。

中山大学古代诗文研究有两个重要传统:中国文学批评和词学。先生在两个领域都渊源有自,传承和光大了中大的优秀传统。他在词学、《文心雕龙》方面的成就享誉海内外。他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重要刊物上发表了多篇重要论文,主要著作有:《水明楼小集》《词论史论稿》《文心雕龙探原》《水明楼续集》《邱世友词学论集》等,受到学界的高度评价与尊重。

先生在治学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就是他所喜欢的况周颐词学中“拙、重、大”三个字。拙,就是古朴深挚,不巧,不滑,不浮,不浅。先生研究每一理论,总是从最原始的词义与材料出发,实事求是,无浮夸,不取巧。重,是厚重,先生非常有理论上的创造性,眼界开阔,立意深沉,笔力厚重,气象雄浑。大,是格局大,邱先生治学不但精于国学,对于西方文学理论也颇为关注。他研究问题,总是以小见大,把问题放到古今中外的背景上,从中挖掘出独特的理论意义。

学术界对邱先生已有许多评价,如澳门大学邓国光教授称他为“岭南大儒”:“不论人品、器度与学养,都足以表率一代,为学者的典范。”我觉得,先生在词学尤其是清代与近代词学方面成就最高。他亲承詹安泰先生词学,于声律音韵之学别有心会,在词学本体尤其声律方面的一些研究是具开创性的,并且成为经典之论。先生擅长古诗文创作,其词达到很高的境界,被海外学者尊为二十世纪词人“第四代词学家”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先生去世时,《词学》杂志的挽联是:“纵谈浙西、常州,识见高远,领衔四代;出入梦窗、白石,气厚韵长,自是一流。”兼论其词作与词学成就,可谓的评。

先生在旧中国完成大学教育,在新中国参加工作。这是一个重大转型的时期,学者必须在政治和学术上不断调整以适应时代要求。先生刚留校时,可能因为年轻,出身贫寒,政治上比较可靠,曾兼任系主任王季思先生的助手,还曾任中山大学教工会的副小组长。但他不谙人情世故,书生意气,性格耿直。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先生的师辈詹安泰、董每戡、叶启芳和好友卢叔度等被打成右派,先生亦“滑到”右派边缘,险遭厄运。

1958年之后,先生在学术上显得“沉默寡言”。直到1980年,他在《文学评论》上发表《张惠言论词的比兴寄托》,学术上才焕发光彩,广为学界关注。1981年先生评上副教授时,已经57岁了。这一年,他又在《文学遗产》《哲学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同时发表论文,几十年的学术积聚一时喷发。先生最“风光”的时候是1983年,他在广州主持全国第三届中国古代文论年会,任筹委会和大会秘书长。会议在当时广州最好的珠岛宾馆举办,开得非常成功,一直非常低调的先生成为学术界瞩目的“中心”。在会上,他全票当选为中国古代文论学会的常务理事。此时,他已经59岁了。

在编制先生年谱时,我有一个触动和伤感。1954年先生30岁时就是讲师了,但是到了1981年57岁始晋升为副教授!先生青少年时逢战乱,1949年以后经历各种无休止的政治运动、思想改造与经常性的下乡劳动,被耽搁的时间太多。先生从1979年开始,在教学岗位上,安安静静做学问到退休,只有十多年时间。

1981年,他开始撰写《词论史论稿》,至1985年完稿,到2002年方被列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丛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当时他78岁,已退休多年了。先生从讲师到副教授,用了近三十年时间,出版一本专著,又用了二十多年时间。时光流逝,人生几何,岂不可叹!

我在回忆先生时,所想到的不仅是先生,而是他们那一代学人的坎坷际遇。每一念此,不禁悲从中来。

先生人品高洁,可谓人淡如菊,古风犹存。他的为人可用“正”“厚”“淡”三个字来概括。他正直,堂堂正正,卓然独立,不跟风、不随俗,不趋炎附势。他宽容厚道,对人感情真诚深挚,温、良、恭、俭、让。他不善言辞,然有“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古风。他淡泊明志,生活简朴,甘于寂寞,知足常乐,兴趣集中在潜心学术、著书立说、教书育人之上。除此之外,别无所求。他一生读书不倦,就是住院期间,仍手不释卷,乐在其中。

先生这一代学者中,仍有为数不多的人保持书生纯粹气质。他们单纯天真,毫无城府,有着不合时宜的清高甚至迂阔。他们注重的是精神生活的充实,对物质世界并不了解,也不关心。到了我们这代人,像先生这样纯粹书生气质者,近乎“濒危物种”矣。先生说,知识分子应该在精神上有一种富贵感与尊荣感,才能轻视那世俗的物质欲与权势欲,适应和抵御恶劣的境遇,创造出更多更美的精神财富,享受超越时空的尊贵与光荣。这些话听上去颇迂阔,但确是先生的真诚想法和真实写照。他生活简朴,对物质的要求很低。孙立兄曾回忆,有一次同事们议及物价飞涨,钱不够用,先生感到惊讶,说:“东西不贵呀,我在菜市场买的衣服,一件才20元,穿到现在也没有破!”

数十年间,我常到先生家,他家中陈设基本没有变化,唯一变化的是每隔一段时间客厅会换挂不同的对联,记得有陈澧、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撰写的。广州夏天炎热,先生家里没空调,平常摇葵扇消暑,后来才用上电风扇。2007年学生们为其房间增置空调,他很高兴,对不少人说过这事。他得意的大概是弟子们的尊师心意吧。

中大中文系的师生,对先生的道德学问未必都了解,但先生的一句名言却广为流传。这要感谢一位署名“沈胜衣”的校友,他在一篇怀念先生的文章中写到,八十年代末,一次在系办公楼举行用人单位招聘见面会,为了求职,不少人刻意妆饰、曲意逢迎。先生当时刚好在场:

“就在这一片集市般的喧闹中,忽见邱先生面带不悦排众而出,……,他全没了讲坛上时常绽现的佛祖般憨厚的笑容,边走边愤愤地说:‘商业交易我们应该绝缘,念中文的,就要像梅花一样高洁!’……他在那道狭窄、陈旧的铁楼梯走下了一半,似乎意犹未尽,立在转角处抬起头,认真地用略带口吃和地方口音的普通话扬声补充说:‘起码也要像菊花!’”

先生脱口而出的这句话,恐怕就是他给人印象最深的名言了。文中所写的背景早已远去,并为人所淡忘,但先生所说的,“念中文的,就要像梅花一样高洁——起码也要像菊花”,数十年来口口相传,一直感动和激励了中文系许多师生。

这是镌刻在弟子心中的先生遗训。

(2019年)

(文章有删节)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