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69 >> 2013年04月25日 星期四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留一份快乐 种一颗希望的种子

作者:整理/李馨萌

“有那么一群大学生,每年都会结伴背起行囊,踏上崎岖的山路,寒来暑往,风雨无阻。”

四月的校园,春意正浓,暑期短期支教的招新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热情满怀总会遇到些许质疑。大学生短期支教,究竟有多少意义,又会带来什么负面的影响?回首短短的支教历程,那些美好的记忆,有纯真的感动,也有对现状的担忧,对质疑的思考。

正在加载...
  • 1/2

  • 2/2

很多媒体以及社会上的某些看法有些片面,把短期支教的弊端过于放大,不能完整地看待。短期支教较之长期支教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但不能由此断定短期支教就是弊大于利,否认它的可行性和意义。

我觉得在三个方面可以让短期支教做得更好:

一是我们可以每一年都去同一个地点,与当地的某一所学校形成一个长期合作的关系,把活动的模式固化,以便对当地的孩子提供更多更持续的帮助。

二是短期支教的准备要充分,要了解当地的需求,对支教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包括怎样进行心理沟通、写教案。我们甚至推荐中大的队员到中大附中去上一堂课,这样他们在支教以前能对教学有所体会。

三是支教活动必须下到基层。中国现在的教育到县一级资源已经比较充裕了。实践发现,村、镇一级的学校很多希望我们第二年再来,他们的资源确实也十分匮乏。支教只有到更基层的地方才能真正实现它的意义和效果。

——— 中山大学团委学生社会实践负责人李春荣老师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