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作为一所具有
优良革命传统、爱国奋斗精神
和卓越品格追求的大学
中山大学自建立起
就与毛泽东同志有着深厚的渊源
回首往昔
岁月峥嵘
历史的长河奔涌不息
伟人的精神始终璀璨
指引着我们前行
在这里,传播新思想
1924年,为了加速革命人才的培养,孙中山先生接受了共产党人的建议,创办国立广东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以培养革命的政治和科学文化建设人才。
中山大学的创立,是国共两党首次合作的重要成果,中国共产党不仅具体地参与它的创建,更为这所大学注入永不衰竭的革命精神。
中山大学也是中国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众多著名共产党人毛泽东以及周恩来、刘少奇、萧楚女、吴玉章等,被聘请主讲学校特色课程,或被聘请来校发表演讲。1925年,时任国立广东大学附中教员的毛泽东定期为学生讲授“农工政策专题”。1926年8月14日毛泽东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代表身份,在国立广东大学召开的中华农学会第九届年会上号召大家“顶要紧不要忘记农民”“农民是农业的根本,也就是中国的根本!”这些号召成为当时革命青年走向人民走向社会的巨大激励。
一封中大教授的来信
1938年,台湾抗日志士丘逢甲之子,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地质系教授丘琮前往延安进行考察主要考察边区的地矿资源,并了解中国共产党组织青年的经验。毛泽东对于丘琮的考察高度重视不仅邀请他出席各种会议和活动还多次与他亲切谈话,一起在延安路边小店吃饭,毛泽东还指示延安相关部门尽量为丘琮提供考察方便。“既要让他看优点和成绩,也可以让他看某些缺点和错误,尽力使其有全面的了解。”考察结束,回到西安后,丘琮写成一篇《管窥谨献》,寄给毛主席,毛主席认真阅读,一一校正并在信上批示:这是丘琮先生的善意的建议书,其中颇多可采,因抄交各有关同志,希着重注意此建议。毛主席特别关照以中山大学教授名义的来访者,或许与他早年跟中山大学的交集不无关系。
来自北京的问候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与中山大学的故事仍在继续,1950年代初叶剑英到中山大学看望朱师辙教授,向他转达毛主席的问候。1951年,毛泽东向到北京开会的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杜国庠询问朱师辙近况,说朱师辙先生“老成望重,应俸给从优,俾其足用”。朱师辙知道后非常感激致书并寄奉《商君书解诂》及《和清真词》,毛泽东收信后亲笔复函问候:“少滨先生:九月二十五日惠书并附大作各件,均已收到,感谢先生的好意。谨此奉复,顺致敬礼!毛泽东 一九五一年十月七日。”
《中山大学学报》的热心读者
毛泽东还是《中山大学学报》的热心读者。1955年3月,学校创办《中山大学学报》。195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致函中山大学要为毛主席订阅两份《中山大学学报》并购已出版的两期《中山大学学报》各两份。时间久远,历史沉淀,透过发黄的公函纸,我们仿佛看到了,毛主席对中山大学的关注和爱护。
一张珍贵的合影
20世纪50年代,血吸虫病肆虐,百姓饱受困扰,1951年广东省成立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在岭南大学任教的陈心陶兼任所长,开始从事消灭血吸虫病的研究工作,他深入疫区调研实践,证实广东存在血吸虫病流行区,经过好几年的探索试验,他提出采取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生产,来消灭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钉螺,从而控制疫病流行、消灭疫病。1956年初,陈心陶赴北京参加国家科研十年规划会、最高国务会议和全国政协会议,并在会上作主题报告,他的防治思路得到认可,在全国推广普及。陈心陶也受到了毛主席三次接见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毛主席的亲切接见,给了陈心陶极大的鼓舞和鞭策。“这是我一生的转折点”,主席的嘱托和期待支撑着陈心陶以冲天干劲做研究。他总是身先士卒冲在防治一线。1985年10月,广东省率先宣布全省消灭血吸虫病为全国作出了表率。
百年来,毛泽东同志与中山大学的故事,依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即将开启下一个百年的中山大学,也必将秉持振兴中华、建设中国的志业追求,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继承光荣革命传统,赓续红色基因,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主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进程。
来源:中山大学党委宣传部
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
综合整理:刘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