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来,中山大学医学院培养了一批批具有专业技能、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成为名副其实的“医学摇篮”。
悠久历史,铸造百年辉煌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可以追溯到189年前。1835年,中国第一家西医院在广州诞生,它就是沿江路上广州人耳熟能详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被称为中国西医的发源地。回首百年历史,中山医不但拥有首家西医医学院,编写了最早的医科教材,而且创造了很多医学史的第一:1844年施行首例膀胱切开取石术;1847年首先在外科手术中采用麻醉;1875年实施第一例剖腹手术;完成首例眼疾手术,以及我国首张医学X光片……1886年孙中山先生正是在此开展学医生涯并从事革命工作,开创了医学领域“北上广”三足鼎立的重要的医学教育分支力量。
1953年,全国院校调整,岭南大学医学院和中山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医学院,随后广东光华医学院也并入华南医学院。此后,华南医学院相继改名为广州医学院、中山医学院、中山医科大学,并成立中山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在著名的医学教育家柯麟的带领下,中山医学院建立了完善的现代医学教育体系,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医学界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师和名家,教学、科研和医疗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为华南地区最高医学学府和卫生部属的六所全国重点医学院校之一。
在20世纪60年代,中山医学院拥有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八位国家一级教授,被人称为“八大金刚”,而当时全国才有33位一级教授。1964年,为贯彻毛泽东主席关于教育改革的谈话,由时任院长柯麟教授主持的《高教六十条》会议在广州召开。
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为新中山大学,并成立了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开拓创新,成就名医摇篮
100多年来,中山医培养出了大量的精英人才。他们中有各个领域的专家,有院士大咖,更有卓越的国家级卫生管理人才,“中山医”因此被称为“名医的摇篮”。2018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肖海鹏教授临床医学教师团队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之一。在肖海鹏院长的心目中,好医生的标准只有一个:“能为老百姓看好病的医生就是好医生。只有仁心仁术才能悬壶济世,才能医病更医心。”
其实,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诞生并非偶然,而是得益于中山医几代人超前的教育理念和优秀的教育传统,以及摸索出的一条具有中山医特色的教育之路。
20世纪60年代初,时任老院长柯麟集中了一批富有治学和教育经验的老教授的智慧,强调学生学习要打好基础,经过一系列教育实践,形成了著名的“三基三严”学风,即“注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在教学、医疗和科研中,坚持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此后,学校的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有了飞跃发展。
中山医学院王庭槐教授,从教40年来,他一直在“啃”教学改革这块“硬骨头”。随着时代的发展,他在传统“三基三严”的基础上,又独创了“三早教育”的教育理念,即“早接触临床,了解临床工作的要求;早接触科研,溯清书本知识源自何处;早接触社会,认识世界、认识好医生的价值,理解人的追求,”20余年来被全国众多医科院校借鉴于教学规划中。
2005年,由王庭槐牵头主持的“构建‘三早’医学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教育部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三早”的基础上,肖海鹏教授进一步又提出了“三早两强”“三阶段四贯通”的教学理念,规范并改革了医学本科生的“三段考”(实习资格考、实习转科考、毕业综合考),从而使本校医科毕业生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八年稳居全国前三。
接轨国际,用名师培养名医
想要培养出优秀的医学生,师资培养至关重要。作为在医学院带课的医生,需要具备双重身份,既是医生,还要是一名教育家。但在医学教育方面,目前缺乏成熟完整的教育体系。一名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不是来自系统的培养,而是基本来自于师承。整个医学教育的顶层设计,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还不够成熟。
另一方面,中青年教师受西方思想影响较深,党员比例较低。这些年来医院在医德医风教育、教师能力培养方面实施众多新举措。科主任担任党政双带头人,为所有学生配备双导师,把党支部建在团队,支部建在专科,实行“医德”一票否决制。
在培养教师业务能力方面,为了汲取西方成熟的医学教育经验,团队将 “临床师资队伍的国际化与规范化培养机制”作为切入点,引进国际知名医学教育机构——欧洲医学教育联盟(AMEE),设计了进阶式医学教育技能的系列课程,为临床教学师资的培养提供与国际接轨的规范化培养模式。
创造平台,规范临床培训
除此之外,团队还借助欧洲医学教育联盟及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等国际平台,和哈佛大学等著名学府合作,邀请国际知名教育专家来院讲学。为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医院还组织年轻外科医生参加香港——爱丁堡外科学院的培训与考试,学习爱丁堡模式的优秀经验,并应用到本科教学改革当中;甚至不惜花费重金选送教师到芝加哥学习,全面培养他们的教育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在晋升考核中,也优先注重在教育领域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团队还自发推动成立了系列基础专科医院,为教师和学生创造更宽广、更优质的平台,规范临床培训。
中大医科依托齐全的医学教育体系和附属医院的强大实力,正在培育越来越多的服务人民生命健康的医科人才。中大医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实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中山大学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医学科研创新日新月异,医疗服务社会水平不断提升。
来源:中山大学党委宣传部
作者:王冬梅 康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