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69 >> 2013年04月25日 星期四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我是草根 我为自己拍电影

作者:文/郑慧梓 吴小靖

终于等来《鮀恋》的高校巡演,这部以潮汕为背景,讲述一个潮汕人在爱情与现实冲突中的无奈与妥协的电影,其受欢迎程度不仅仅表现在剧组官方微博的粉丝数与转发量上,更是表现在一场又一场爆满的放映,甚至出现在各大视频网站的推荐首页上。没有任何商业帮助,仅依靠一个80后的工资养片,所有的演员及工作人员都是零报酬,甚至出现过演员中途退出的情况,它的背后,是无数年轻的草根们在追逐自己的梦想。

我是草根,我为自己拍电影。草根电影的出现是草根文化发展的一个构成部分,是草根文化在草根文学创作繁荣后开创的又一领地。随着社会普通个体独立性增强,个人表达欲望开始从大流中分支,他们需要有自己的声音、需要有自己的发声体,于是他们动手实践,并藉由网络这个低入口释放自己的作品,寻求他人的肯定。电影比起文学具有更直接的视听冲击与审美快感,所以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草根理想的话语表达方式。

草根电影的制作团队有充满激情的大学生,许多在社交网站流传的各种宣传片与微电影均出自他们之手。此外,社会各界的平民阶层也渐渐闯入电影的世界,拍摄《青春期》的“互联网最卖座导演”的管晓杰,原先也只是一个IT职业经理。作为导演,他们用异于学院风格的方式来诠释自己眼中的世界;作为编剧,他们将目光投射于被精英们忽略的细节;作为演员,他们勇敢地在镜头前表现自己,释放自己。纵然他们无法达到手握小金人的名导演的水准,纵使他们无法拥有如走红地毯的明星般纯熟的演技,但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方式。他们不仅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出了意义,更是在群体的世界里活出了精彩。中国最大草根剧组——— “成都草根剧组”,由最初的3人,发展到如今成为中国最大的DV团队。其作品成为国内第一部进入院线放映的草根电影,并在2008年5月成为中国专业DV杂志封面人物,在全国掀起了一股草根DV的原创浪潮。这便是草根们用自己的梦想与汗水闯荡出的一片江湖。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草根电影缺乏资金,没有专业的导演、没有专业的拍摄、没有专业的演员,难以全方位与巨片拼命。你说《鮀恋》有多好么?没有,剪辑情节的跳跃可以跨过好几条长江。你说管晓杰的《青春期》有多好么?没有,情节的俗套可以被吐槽好几页。然而,存在即是合理,这类电影之所以依旧能拥有它们的市场,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们能在里面看到自己的影子,那就是他们在实现我们心中未竟的梦。

因为缺少非常专业的器材与无法支付昂贵的费用,草根电影常常以微电影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微电影,从草根这里崛起。一部微电影,便是一段人生。微电影的演员取景几乎原生态,没有精致妆容的演员,没有使用所谓的“三点布光法”的灯光渲染场面,甚至连群众演员,也真的只是被摄进镜头毫不知情的几位过客。然而却正是这种质朴的粗陋以及如同镜子一样对现实的还原反映,给了我们确切的真实感。嗯,对,便是这么脸皱成一团哭的,而不是抿着嘴欲泣泫然的模样。是的,就是这种刺眼的路灯灯光而不是浪漫的小女生情怀。草根电影的镜头,才是我们真实的人生。好莱坞大片里的奢华镜头与惊天地泣鬼神的桥段,也就仅仅是桥段而已。

草根也有自己的梦想,草根电影的成功表示这个阶层的人们在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要做的是,“与其让别人来证明我的价值,不如让我充满自信地创造自己的位置。”的确,这是一个草根改变世界的时代。我是草根,我为自己拍电影;我是草根,我为自己代言。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