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 >> 2024年11月10日 星期日  共36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李见贤尺”和“向科学进军”

作者:黄天骥

正在加载...
  • 1/4

  • 2/4

  • 3/4

  • 4/4

大概是在1985年的暑假,当时学校组织全校的系主任到附近县镇开会,一部大巴,把主任们全捎带了。我和数学系主任吴滋潜教授坐在一起,后座坐的是地理系主任黄进教授。

车子到了一条河边等候摆渡,大家枯坐无聊便随意扯谈。我忽然想起,三十年前,地理系有一位李见贤老师,很久没有声息,不知是存是殁?心里嘀咕,回头问黄进教授:“李见贤老师死去多久了?”

这一问,全车的主任们哗然大笑,我愣了,吴滋潜老兄在旁推我一把:“黄天,你发什么神经!”我更莫名其妙。憨厚的黄进老师看到我一脸困窘,他没有笑,告诉我,他就是李见贤。

我想起李见贤,是因为记得在1955年左右,他发明了由平面地形地质图,绘成块状立体地形地质图的仪器。这项发明,引起了地理学界的注意,得到了国家科技部门的奖励,还被命名为“李见贤尺”。我从报刊里看到表扬李见贤老师的报道,人们都知道他是当时响应号召“向科学进军”的一面旗帜。

黄进教授对我说,他本来姓黄,幼年家贫,在一次旱灾中从丰顺县逃荒到赣南。途中饥寒交迫,父亲便把他卖给了龙川县的一户李姓人家,让他改姓李,取名“见贤”。苦难的经历使他发奋向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后来,他对坡面发育、地貌分类和河床沙波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年过七旬的他还到国内各处特别是广东丹霞山一带辛勤考察。

这位著名的地理学家的老黄牛精神,我们同一辈人十分佩服。我们也知道,黄进老师今天取得的成绩,与五十多年前“李见贤尺”的发明有密切的关系。“向科学进军”的号令,激发了青年人的求知热情,迈上了科学殿堂的初阶。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康乐园的学子很喜欢阅读一本科普杂志,它以培根的名言命名:《知识就是力量》。当时,党和政府鼓励年轻人探求科学知识,这本杂志应运而生,在知识界中取得良好的影响。就在我们如饥似渴阅读《知识就是力量》的时候,冷不防校园里就蹦出了代表知识、代表力量的“李见贤尺”,因此,大家兴奋不已,引以为荣。后来,“李见贤”三字虽然没人再提,而我也还记得,原因是“李见贤尺”本身,就是当时我们“向科学进军”的标尺。

在“向科学进军”“知识就是力量”等响亮口号的带动下,20世纪50年代中期,校园里出现了如火如荼的学习风气。深夜,实验室依然灯火通明;清晨,图书馆门口便排着长长的队,同学们都希望早一点找到宁静的角落,以便潜心学习。那时提倡学苏联,似乎科学家就只有巴甫洛夫、米丘林,其他国家的科学家都被搁在一边。

就苏联教育体制提倡学习的系统性、计划性而言,也还有可取的地方。例如系里要求学生每周周末为下周的学习做出安排,各人自行填写一个表格。表格上分早、午、晚三段。同学们要根据上课时间表,排出自己每天的学习计划。假如周一上午只三、四节有课,那么空出来的一、二节,你准备干些什么,读些什么,必须预做规划,依照执行。这做法颇有好处,我们不至于浪费零星时间,而且能给自己营造学习的急迫的气氛。

黄进教授青年时代发明“李见贤尺”的事迹,是颇具典型性的。新中国成立初,许多学生来自农村,贫寒者多,能够考上大学,实属不易,多数人都珍惜机会,发奋攻读,从而做出了成绩,他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说实在话,良好的社会风气、紧张活泼的学习环境,以及高涨的爱国热情,使当时的年轻人感到大有奔头。为什么国家一提出“向科学进军”,大伙儿便会万众一心,夙夜匪懈,要把科学知识学到手?主要的动力,确是来自集体主义的精神。当然,也不能说,当时的年轻人就是一个劲只想国家、民族,大公无私。其实,在“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喊得震天价响的同时,我们私下里还有一句口号:“向381高地进军”。在康乐园里,“381高地”是大家向往的地方。

“381高地”者,当时教授最高一级工资每月381元之谓也。在我们的校园,能拿到这级工资者,文科只有历史系的陈寅恪教授,理科只有数学系的姜立夫教授。两位是国家级的大师。同学们向往这片“高地”,在当时被视为“名利思想”在作怪。所以,大家只是偷偷地议论,绝不敢振臂一呼。在我看来,这两个“进军”口号,颇似乐曲的“和弦”,它们是应和着的共生体。

其实,“向381高地进军”,并没有什么不妥。要知道,“大公无私”云云,在唯物辩证法看来,颇有片面之嫌。因为“公”和“私”,是彼此依存的对立面,若只有“公”而无“私”,那就无所谓“公”;没有“私”,“公”也不复存在。合理的追求,应该是先公后私,公私兼顾。在“向科学进军”的同时,也“向381高地进军”,本来并不矛盾,实际的结果也必然是齐头并进。只是当时在“左”的思想影响下,谁也不敢把“381”摆到桌面上来。

听黄进教授说,如今有了电子计算机,“李见贤尺”便派不上用场了。科学知识总是日新月异地发展,“李见贤尺”作为一个阶段的发明创造,已经完成了历史的使命。今天,它存放在学校的档案馆中,见证那一代学人的激情和才智。

来源:中山大学人文学部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