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493 >>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共8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庆祝孙中山先生创办中山大学100周年大会暨创新发展论坛隆重举行


正在加载...
  • 1/2

  • 2/2

本报讯(通讯员/余婷、黄睿、唐艳丽 摄影/肖遥、王佳鸿、黄润轩、许震霖)世纪中大,山高水长。11月12日,庆祝孙中山先生创办中山大学100周年大会暨创新发展论坛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向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致以祝贺。

上午9时,庆祝孙中山先生创办中山大学100周年大会暨创新发展论坛在广州校区南校园体育馆隆重举行。全校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和关心中山大学发展的各界人士济济一堂,共襄盛会。

广东省和有关方面的老领导、相关国家部委、广东省21个地市、50余个厅局单位和机构的代表,120多所境内外高校、科研组织和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全国各地,远至新疆喀什、西藏拉萨等民族地区,来自五湖四海、大江南北的领导、嘉宾、校友,新闻媒体代表,以及热心支持中山大学事业发展的捐赠人代表,中山大学的老领导、老教师、校友代表和师生代表共5500余人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主会场出席大会。中山大学在其他校(区)园还设置了分会场。此外,学校还收到了国内外兄弟高校、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事业单位、中学以及地方校友会等221个单位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诺贝尔奖获得者等个人发来的170余封贺信、题词,50多个祝福视频以及其他多种形式的祝福。

大会伊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会上宣读了习近平的贺信并致辞。他表示,希望中山大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以百年校庆为新起点,锚定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努力在培育拔尖人才、推进科教协同创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广东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广东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全力支持中山大学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表示,在中山大学建校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全局高度,对学校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期待和明确要求,为中山大学及中国高等教育在新的起点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中山大学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一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不移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要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三要加强有组织科研,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四要发挥区位优势,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希望中山大学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学校党委书记朱孔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山大学的贺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建设教育强国的高度重视,对学校发展的亲切关怀,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山大学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吾校矗立谱华章,山高水长启新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在大会上致辞。他指出,历经一个世纪,中山大学坚守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传承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造就开放包容的宏阔格局,形成笃行担当的务实作风,谱写了波澜壮阔的百年办学光辉历程。百年校庆是学校办学历程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我们继往开来、砥砺奋进的新起点。面向新的百年,中山大学将矢志不渝立德树人,追求卓越引领学术,创新创造服务发展,引育并举铸魂强师,融通中外扩大开放。中山大学全体师生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奋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内高校代表、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代表北京大学及各兄弟高校,向中山大学全体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最美好的祝愿,并为中山大学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也向接续奋斗的一代代中大人,致以崇高的敬意。他表示,北京大学与中山大学都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源地,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携手作出了突出贡献,书写了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南来北往、守望相助的一段佳话,塑造了两校学脉相系、文化相通的深厚渊源。近年来,北大和中大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面向未来,北京大学愿与中山大学一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不断深化传统友谊、加强优势互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增进务实合作,携手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再立新功。

国外嘉宾代表、美国学院与大学协会会长林恩·帕斯卡雷拉在致辞中代表中山大学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90多个合作伙伴,向中山大学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表达祝贺,同时向中山大学100 年来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致敬。林恩·帕斯卡雷拉表示,中山大学在与各种类型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方面堪称典范,与世界各地的高等院校及组织开展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突破性的合作,为建立合作关系和共同发展目标擘画了清晰蓝图。

校友代表、美国国立眼科研究所科学家陈之昭在致辞中回顾了在康乐园成长、学习的时光。她表示,母校的发展一直是广大校友牵挂在心的事情。这次重返母校,亲眼目睹了母校的巨大变化,感受到青年学子的朝气蓬勃,内心十分欣喜。作为中山大学的“儿女”,共饮珠江水、同沐白云风,以身为中大校友为荣、愿为母校的发展添砖加瓦。她同时向海内外校友和在校师生员工发出倡议,希望大家在各自的领域中推陈出新、引领潮流、造福乡梓百姓。

教师代表、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深圳中心主任,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卢宇彤以“成长”为关键词在会上表达了对百年中大的拳拳祝福和工作感悟。学生代表、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钟睿祺同学发言。他表示,作为中大学子,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站在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起点,立志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中大力量;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在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

庆祝大会后,中山大学举办了孙中山先生创办中山大学100周年创新发展论坛。

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杨清华介绍了创新发展论坛主题,“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举办创新发展论坛旨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贺信精神,不负对新百年的中大学术寄予的厚望。

在创新发展论坛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让·马里·莱恩教授,图像视频AI 及搜索和云计算领域资深专家、88级数学系朱会灿校友,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77级中文系校友陈平原教授先后作主旨演讲。

让·马里·莱恩教授从宇宙的演化开始,介绍了从物质到生命的基本化学原理,以化学的观点构建了物理学和生物学之间的桥梁。科学知识无边界,科学塑造人类的未来。他认为无论我们身处何地、身在哪个时代,都担负着相同的责任,那就是对世界、科学、生命不休止的探索,探索科学发展的道路是没有止境的,探索应永不止歇。

朱会灿先生分享了AI领域的进展以及创新创业的机会。他介绍,AI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科学研究的影响已变得极其重要,也引起了风险投资热潮。无论是依托算力、算法和数据发展的大模型领域,还是帮助人类实现营销,辅助编程,客服和娱乐等功能的AI应用领域,都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AI也将会推动金融、教育、医疗和法律等领域实现颠覆性进展。他期待中山大学能培养出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参与到日新月异的全球技术变革之中。

陈平原教授以《中大以及现代中国大学的使命与愿景》为题作报告。他从中山大学校史肇始,阐述了以孙中山先生其人格、其精神、其旗帜、其光环为中山大学锻造了不屈不挠、砥砺前行的理性底色。一百年来中山大学所沉淀而成的文化基因包含了传统的岭南文化、近代以后的广东意识、近年迅速崛起的大湾区精神三个层次。陈平原认为,在大背景下思考学校以及现代中国大学的使命与愿景,定能在新的百年更上一层楼。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