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495 >> 2025年02月15日 星期六  共8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中山眼科中心赴Wilmer眼科访问交流
开启高水平国际交流新篇章


正在加载...
  • 1/2

  • 2/2

本报讯(通讯员/林铎儒、邰梦云、唐艳丽)2025年,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迎来建院60周年,恰逢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Wilmer眼科研究所建院100周年。1月11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医院院长林浩添教授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学者代表访问Wilmer眼科研究所,共同探讨深化眼科国际创新与交流合作,续写两家机构的百年情谊,也拉开了中山眼科中心建院60周年国际交流系列活动的序幕。

中国眼科故事耀世界舞台

1835年,美国医生伯驾(Peter Parker)在广州创办了眼科医局,后发展为广州博济医院,是中国第一所西医学府。在新中国革命元勋的支持下,在粤港澳大湾区优厚医学基础积淀下,1965年,中国首家高等院校附属眼科医院——中山医学院眼科医院建立;1983年,我国第一间集医疗、教学、科研、防盲治盲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眼科中心——中山眼科中心成立。

在陈耀真、毛文书和李绍珍等前辈的带领下,中山眼科从教研组时期的仅有几位医生和两张病床起步,历经从落后跟跑到奋力并跑,再到部分学科领跑的发展历程。

如今,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公立眼科医院,2024年,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聚焦国家眼健康重大需求,全面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科技量值连年中国第一,整体学科水平亚洲第一,最新自然指数世界第一!作为中国眼科的代表,不断为全人类的眼健康贡献 “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首站Wilmer追溯百年情谊

中山眼科中心是中国最大的公立眼科机构,Wilmer眼科研究所是美国体量最大眼科机构,双方交流合作的历史悠久。中国现代眼科医学奠基人、中山眼科中心首任院长陈耀真教授,是Wilmer眼科研究所第一位华人研究员。20世纪三十年代,他怀揣着建立世界一流的辐射八方的眼科中心的梦想回到国内,在战火纷飞中艰难求索。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在陈耀真、毛文书等前辈教授的奔走推动下,于1965年建立了中山医学院眼科医院,倾心致力于中国现代眼科学的发展,积极推动国际眼科学术交流与合作。

1982年,在陈耀真和毛文书等教授的邀请下,Wilmer眼科研究所Dr. David Paton教授等人创办的国际奥比斯飞机眼科医院首航中国广州;1985年,我国首届国际眼科学术会议在广州举办,Wilmer眼科研究所的学者参会分享学科进展,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一系列交流合作,极大地促进了国际先进的眼科诊疗技术和经验在我国传播,加强了中国与国际眼科界的联系,有效提升我国眼病防治水平。多年来,中山眼科和Wilmer眼科研究所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交流,共同校友众多,情谊深厚。

中美眼科携手共筑光明未来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医学领域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近年来,中山眼科中心在眼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取得系列开创性成果,为解决全球性眼科问题提供中国智慧。

访问期间,林浩添教授受邀作“AI revolution in retina”主旨演讲时表示,新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是解决当前眼病防治和视觉健康难题的重要突破口,但只有通过全球多中心协作攻关和技术创新,才能真正把握住机遇,才能切实解决人民的眼健康难题。林浩添教授向国际同行展示了中山眼科中心近年来与全球多中心合作。相关工作受到国际同行高度认可,现场反响热烈,大家纷纷表示期盼中美眼科双方优势互补互融互促,共同为人类的眼健康贡献力量,中美眼科双方也初步达成了系列合作意向。2025年5月,中山眼科中心将与Wilmer眼科研究所联合在ARVO会议举办眼病智能防治国际合作的专题研讨会。林浩添教授还与在Wilmer眼科研究所学习工作的中山眼科中心校友、中国留学生进行见面交流,欢迎大家共同参与中美眼科的合作交流项目。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