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张婷婷、戴希安、简文杨、乐虞莹)近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影响因子63.1)在线发表了题为:Transanal vs Laparoscopic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and 3-Year Disease-Free Survival in Rectal Cancer The TaLaR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的文章,这是由附属第六医院荣誉院长、结直肠外科汪建平教授,副院长、结直肠外科康亮教授团队牵头组建的中国经肛腔镜外科研究协作组(Chinese Transanal Endoscopic Surgery Collaborative,CTESC Group),在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aTME)治疗直肠癌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这是全球首个关于“经肛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taTME)”的高级别证据,也是中国结直肠外科首篇刊登于四大医学顶刊的研究成果,揭示了taTME在治疗直肠癌方面具有确切的长期疗效和微创优势。
附属第六医院汪建平、康亮教授团队于2016年启动了关于taTME与腹腔镜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TaLaR-01研究),随后组建了中国经肛腔镜外科研究协作组,联合全国16家三甲医院,历时五年完成了1114例病例的入组。研究的主要终点为3年无病生存率(DFS)和5年总生存率(OS),次要终点包括围手术期安全性、术后恢复情况。TaLaR-01研究于2024年6月完成了所有病例的3年生存随访。研究的短期结果已于2023年1月1日在《外科学年鉴》(Annals of Surgery)杂志发表,证实了taTME在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及其在术后快速康复方面的优势。该研究成果于2024年被纳入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Colon and Rectal Surgeons (ASCRS))官方指南(Dis Colon Rectum. 2024;67(1):18-31)。
3年无病生存率的分析显示,taTME组的3年DFS为82.1%(95% CI:78.4%至85.8%),对比传统经腹腹腔镜TME组的79.4%(95% CI:75.6%至83.4%),得出非劣效性结论。这一成果证实,taTME在3年DFS方面与传统经腹腹腔镜TME同样安全有效。
在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康亮代表团队就此项成果进行口头汇报。
汪建平、康亮教授牵头的中国经肛腔镜外科研究协作组(CTESC Group),旨在通过结直肠癌外科手术方案探索,开展结直肠癌分层治疗技术创新及临床研究,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目前,CTESC已吸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等30余家国内知名三甲医院,系列研究正在有序开展,期待为结直肠癌的诊治带来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