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349 >> 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林江:“忍不住”的关怀者

作者:本报记者 孔德淇 徐津阳 见习记者 蔡轶嘉

思想峻厉、处世温煦,并存于林江身上。对于身处的,对于民众同胞,林江始终怀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不管是为政府建言献策还是参与公共事件,都是他作为知识分子“忍不住”的关怀

林江,中山大学经济学系1981级本科、1985级硕士校友。
现任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 港澳珠三角文化的摆渡者

尽管粤港两地的文化观念、意识形态不尽相同,但两地可以充分合作与融合,相互取法,共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东莞发展进入严峻时期,对于媒体报道的东莞中小企业倒闭潮,长期研究东莞经济、观察东莞企业发展的林江并不认同,不断发声为东莞经济发展提振信心。他认为经历过金融危机,东莞更加深刻地认清势态,必须深入实施“双转型”战略。而东莞的一些企业也不是外界看到的“倒闭”状态,而是处于停工停产,半停工半停产的停滞状态。林江不止一次地在媒体采访中献策,提议政府抓住倒逼转型的时机,完善对民营企业的政策,从而整体提升加工制造产业。

2011年,林江作为“2010年度东莞十大经济人物”亮相东莞经济年会,是东莞市政府对其经济判断、为产业转型升级积极进言的肯定和回馈。回顾林江的人生图景,总见开拓与承袭相携。“不传承,就会亡于脚下;不创新,就会倒在路上。”1998年,为考察美国的教育制度,林江有了走向海外的想法。而他的研学经验,始于1988年的外调之旅。其时,他借派驻“东风”,初次踏上了香港,转入企业界的他,先后担任香港招商局集团研究部研究员、金融中心副总经理、香港中国企业协会咨询服务部副主任等职务,出于业务需要,他逐渐在密切关注各国汇率的日常工作中对当时的全球市场走向形成了通盘认识,并于此后时刻保持着对时政议题的高度关注。

林江自言,赴港的十年砥砺更新了他观照世界的方式,如今在岭南学院授课,他不再简单重复传统的权威理论,而更倾向于以跨学科的思维方法影响学生,培养其对宏观经济走势的判断与思考。他把在港的商业实操经历及切身体会转化为了一套独到的模式,运用于随后的教学与研究实践;但凡其采信的,也大部分源自其直接经验和理性判断。

1997年,结束长达十年的“下海”经历,林江回归至中大港澳研究中心,试图领跑一种可能。彼时他立足于跨学科的视角,着意从制度、社会层面,探索香港与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以问题为导向,为决策机关、广东经济建设提供政策性参考,且持续至今。在其看来,尽管近年珠三角地区创新行业异军突起、广东自贸区的建设“一夜千里”,大为缩减了两地的发展差距,但香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健全完备的司法制度和服务业体系,对于珠三角地区仍具借鉴意义;而反观香港过分依赖房地产业,金融行业一业独大的发展现状,很大程度囿于其制度的过于成熟与僵化,缺乏创新动力。

尽管粤港两地的文化观念、意识形态不尽相同,林江依然试图以其亲历的香港服务业发展,优越的司法制度影响广东,并有志于把珠三角地区的创新意识引介至香港、澳门,期待两地可以充分合作与融合,相互取法,共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 “忍不住的关怀”

这些都只是他公共参与的冰山一角,是他作为传统知识分子对社会、民众“忍不住的关怀”

在不断求新的时代里,林江深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所感染,决心深入历史之中,寻找中国经济崛起的方向,自觉地成为了港澳珠三角文化的摆渡者。近年来,林江通过主流媒体积极介入社会公共事件、政府决策。事实上,他一直广纳港澳所长,致力于研究、帮助政府和企业应对各种经济社会问题,积极答媒体记者问,热心为政商界解疑答惑。而作为东莞市特约研究员,他提出的许多富于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对东莞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指导性作用,有的还被纳入官方文件中。

视乎其近期在媒体上刊发的文章,林江多从经济学的专业视角,融合其对社会热点的触觉与深刻观察,用理性态度对新近出台的政策进行评析,并尝试为政策推行或完善提出己见。林江表示,在政府主导型的社会中,民众普遍对政府决策缺乏参与,不免对政府行为保持静观,乃至于缄口,而渐至于漠视。此时,亟需专家学者挺身而出,化身社会公器,为民请愿。这也是他所理解的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感中的重要部分。

诸如此类对公共政策的关注,遍见于林江公开发表的言论。如在访谈中他提及的对快递服务实名验证的看法,体现了他对政策制定的监督。林江放眼于合法性与便捷性两个层面,论证了该政策的不合理性:通过与香港经验的比照,他指出快递实名制表面上降低了行业的安全风险,但实质上越过公共领域进入了个人领域,在某种程度上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与此同时,他从物流行业与人方便的角度,论述了该政策给使用者造成的不便。为此,他专门撰写批评文章,希望借此为政策完善提供建设性意见。

同样地,也有民众不理解政府行为,林江却豪言力挺的情况。在林江眼中,只要政府决策科学合理,且能够满足民众实际需索,他便会予以支持,积极调和,推进政策的实施。从这些侧面,可窥见林江并非立于政府的对立面,而是寄望于通过媒体发声,实现和谐共赢的官民关系。

实际上,思想峻厉、处世温煦,并存于林江身上。对于身处的环境,林江始终保持着一种人文关怀。在谏言保护东莞传统建筑时,他利弊并举,语气平和,为陷于利益与冲突的泥淖中左右为难的政府谋划权衡。诚然,这些都只是他公共参与的冰山一角,是他作为知识分子“忍不住的关怀”。除了在媒体发声,林江还兼任着许多社会职务,为中大履行社会责任助力,被誉为“中大形象大使”。

■ 从学子到学人:愿做学生的心灵导师

“大学教师不仅要做专业导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

坐拥学林还是奔走商途,林江早已心中有数。他所表现出的价值感、意义感更多地来源于对教师职业属性的认同。在工作中,他敬业乐群,擅于用行动去重申教学精耕细作的特性,字里行间露出师者的真诚,同时又以勇毅之姿,不随流俗地参议时政,大胆评说。

若说今天的林江已成长为一棵大树,那么中大则是“有容成其大”的森林。林江所取得的成绩,正植根于他始终坚守的“故土”。2000年初,林江自美国归来,成为母校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学系的教授,自此一直精心于教学研究,用以反哺母校的培育之恩。

无论是出席政府牵头组织的经济研讨会,为政府官员建言献策,抑或是与企业家进行对话,和媒体共同为普通民众释惑,这些经历都大大充实了他的教学素材。在课堂中,学生能清晰辨认出那些鲜活的案例,即是来源于林江对社会的洞察。

而从求学之初,林江就关注时代动态,对世界保持敏感。林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分析能力,在大学期间就得到启发和锻炼。时间再倒回1983年,大韩航空007号航班进入苏联领空,被苏联空军Su-15拦截机击落于库页岛西南方的公海,加剧了苏美冷战的剑拔弩张,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此,林江所在的金字塔学社邀请了美国一位访问学者举办有关国际政治形势分析的讲座,林江凭借对国际政局的了解及流畅的英语口语,从各院系的候选者中脱颖而出,在讲座中担任英语口译,这是他第一次在全校公开场合“显山露水”。其时,林江仍是中大经济学系一名大三学生。

据林江回忆,在就读研究生阶段,中大以研究生会作为平台依托,组织学生赴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轮流讲学。彼时,林江以“知识创新与现代化”为题进行了巡讲,与各校同学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这些难忘的经历都促使了他在毕业后选择留校任教。

时间过去了二十年,作为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教授的林江还担任了学院的班级导师。在每月一度的师生见面会上,他都能从学生的发问互动中感到青年人的诚恳与焦虑,他与学生无话不谈,从文学艺术、国际政治再到生命哲学,无不体现了林江的知识渊博和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备至。以林江的话来说,大学教师不仅要做专业导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

时至今日,林江仍会感念于当年勤奋严谨的学风,“当时中大尚未有通识教育、与国际接轨这般清晰的提法,相较而言,来自各方面的干扰会少一些,学生的想法也更加单纯,就是希望日后为国家多做贡献。”对于罗俊校长日前提出的十二字人才培养目标,林江认为其面向更广,更具普适性。在林江看来,该人才培养目标与此前学校提倡的通识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一脉相承且更高一筹,均旨在夯实学生的博雅基础。他认为,作为中大学子,都应对政治、历史、社会等有所了解,使自己富于“常识”。

已是华发染鬓的林江从未改变对学术追求的初衷。作为经历了从学子到学人转向的经济学者,他对有意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生别有一番期待。他认为,经济学在国家重视下成为一门显学,并不意味着它是万能的,能用于分析所有社会问题。而后学所应做的,是用批判性视角看待经济学,超越传统方法,引进社会学等学科,不断充实经济学的视域和内涵,同时不忘怀以悲天悯人的情怀,打破世人对经济学工具论的成见,为苍生民众谋福祉。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