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一切的见证者,这也是我的荣幸”
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余立人2017年5月24日初到凤庆,不觉已一年多,他在县上任挂职副县长,分管政策调研、政务监督、政务服务管理等,协管扶贫、教育、招商等各项工作。从开始时水土不适,依旧坚持走访调研,到如今扎根在凤庆的一度春秋过去了,走遍远近村落,完成了大大小小的调研报告,他已然对这片土地产生由衷热爱。
自2013年中山大学启动定点帮扶云南省凤庆县的工作以来,中大从教育、医疗帮扶双管齐下到如今的产业帮扶三驾马车相互作用,扶贫工作是一步步落地且卓见成效的。
“我是这一切的见证者,这也是我的荣幸。”余立人的心声也道出了在新时代,中山大学对凤庆的扶贫工作已进入了新的阶段。
“扶贫必扶智”
教育帮扶一直是中山大学帮扶凤庆的重点。2018年3月,在余立人联系下,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先后共有李建辉、熊银元、刘敬莲、崔莉等4名教师到凤庆县一中任教,通过“传帮带”提升当地教师水平。他们除了日常的教学,每周都坚持参加教研活动,努力促进教学研究,分享先进的教育理念。
在凤庆县,余立人还特别关心支持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工作。2018年5月底,在鲁史中学,来自碧桂园集团的志愿者们为鲁史中学的师生们带来了387套崭新的课桌椅和一间暖水房。这是中山大学第19届研究生支教团方仕杰、方媛和陈佳敏同学,在余立人的指导支持下,牵线开展的一次爱心捐赠活动。
医疗结对,健康帮扶
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就要精准“对症”,精准“下药”,要从根源着手,拔掉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穷根”。为深入推进《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看得好病”,2018年1月起,中山大学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决定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作为基点,对凤庆人民医院实行全面深入的结对帮扶。经联系对接,2018年8月,余立人成功见证了我校附属第七医院与凤庆县人民医院签订结对帮扶协议。
2018年5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退休神经外科专家陈由芝、护理管理专家区月霞进驻凤庆开展医疗工作。年届耄耋的陈教授入驻该县医院外三科后,对科室管理进行指导并提出意见建议,开展查房及技术指导,根据医院需求修订了《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诊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颅脑损伤手术的治疗》等诊疗规范。在院期间,陈教授每周门诊坐诊2天,短短一个月共接诊门诊病人100余人次。区月霞护长入驻该县医院后,每天都参加晨间交班。她在院期间开展科室小培训讲座1次,对产科护理人员进行《使用硫酸镁的护理常规》专题授课1次,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妇科化疗病人的护理》专题培训1次,受训者共230余人次。
中大的医疗扶贫工作还在不断推进中,余立人深为这些前赴后继来到凤庆的医护人员动容,感到爱心与责任是不分年岁的,只要有一颗奉献之心,就有动力做好工作。他希望坚持一个体现中大特色的健康帮扶模式,把中大的医疗资源通过专科结对的方式——在凤庆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以便能更长久地实现精准医疗扶贫。
牵手茶乡,爱心扶贫
教育、医疗先行是扶贫的根本保障,产业扶贫才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和长久之计。
2018年6月19日,云南凤庆县“10.17牵手号扶贫爱心茶”广州义卖活动在琶洲中洲中心国茶荟举办。10月17日是全国扶贫日,临沧市以“10.17”命名并组织生产“10.17牵手号爱心扶贫茶”。义卖的茶叶采取“公司+合作社+建档立卡茶农”的方式进行生产,即由村合作组织统一向建档立卡茶农和其他产茶户收购品质较好的原料统一交售给制茶企业进行加工制作,价格与价值统一,品质和口感俱佳。该活动吸引了上百名爱心人士慕名而来,品鉴香茗,扶贫助困,共同为爱心公益贡献一份力量。
该活动由凤庆县茶叶流通协会、广州国茶荟文化策划有限公司主办,广州燕语茶业、中山大学扶贫工作组等单位协办。活动现场暖意融融,爱心涌动,大家纷纷慷慨解囊,踊跃购买茶叶,扶贫助困、传递爱心。义卖所得善款,都将用于精准扶贫工作。
余立人在会场上从容与企业家们交流各色滇红茶,热忱地向爱心人士致谢,他感到手中清香的茶饼愈发沉甸甸了,似乎看到未来的凤庆茶业也满载着希望,不由露出了会心微笑。
据悉,余立人目前还在积极推动广州市燕语食品有限公司在凤庆县的茶叶原料采购,联系东莞市保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凤庆县建设生物有机肥生产线,为推动产业扶贫积极奔走。
2018年7月1日,余立人获得“2017—2018年中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供稿:陈艳林;编辑:学校定点扶贫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