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424 >> 2018年10月11日 星期四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云南省凤庆县第一线

——中山大学挂职干部郭兴勇


今年九月,挂职干部郭兴勇入户与红塘村村民进行访谈

2018年9月9日,凤庆县扶贫开发领导组发电,要求进行严抓脱贫摘帽“大干50天”迎检冲刺,时间为9月10日至10月30日。这是我校岭南学院郭兴勇挂职凤庆以来迎来的又一个忙碌阶段。事实上,从任职凤山镇落星村驻村第一书记(挂职),再到红塘村驻村第一书记(挂职),这一年多“走基层”的时光里,他从儒雅的书生成为村民的父母官,尽管面对多种困难和挑战,但收获更多的还是为村民付出后的成就感。

崇尚教育——扶贫重扶志扶智

为阻断贫困代际相传,教育问题是郭兴勇的核心关切。在中山大学校友总会的推动支持下,南方阅读公益基金会捐建了“落星村美女山完小悦读馆”。而为拓宽孩子的视野,使之跟进时代脚步,郭兴勇在已建成的阅览室的基础上保证了图书按时更新。而今,这个可以容纳数十人的图书室已经融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他还寻求中山大学岭院校友的帮助,为小学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让孩子们在寒冬也能够洗上热水澡。今年,一位来自落星村的高考生成功考入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这让郭兴勇倍感兴奋,“这是落星村的孩子第一个考入国家重点大学!”,言辞间,他似乎已经成为村里的一份子,为孩子的光明未来感到无比自豪。

为加强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党建,中山大学从党建经费中划拨6万元到落星村,帮助修缮了村民党员活动场所,更新了党员教育设施,补充了党员学习材料。此外,郭兴勇发动社会爱心人士为6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添置棉被;校友企业捐赠15台电脑改善办公条件;发动村里理发师坚持每季度为贫困户及小学师生义务理发,带动村民内生发展动力和提高感恩意识;通过积极反映,争取到镇政府项目扶持4.5公里的道路硬化项目,实现村道硬化全覆盖。

心系乡村——村民村务无小事

四个月前,郭兴勇被调往建档立卡贫困村——凤山镇红塘村,随即投入到红塘村的脱贫攻坚动态管理中,“四类房”加固改造工作也在郭兴勇与村两委及工作队的努力下由进展不理想一跃成为凤山镇的领头羊。

郭兴勇到红塘村的第一天就到村大摆田完全小学了解情况,平时也抽空深入校园,在看到不足十平方米的图书室,他建议并个人出资为每个课室里办置书架设立“阅读角”,针对不同年级挑选合适读物,也鼓励师生们捐出自己喜欢的书籍,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他将暑假返村的在读大学生和新考入高校的学生召集起来,通过座谈会、入户调查及政策宣传、村名人口述历史采访、献爱心书籍等活动,共同为村脱贫攻坚出谋出力。村小学教师的生活异常辛苦,每日早出晚归,有的还需讲授所带年级的所有科目。目睹这一现象后,郭兴勇感触万分,通过联系中山大学云南校友会等组织,为小学设立每年一万元的专项“奖教、奖学”金。

为推动村产业发展,在茶叶、核桃等传统农作物之外,郭兴勇还在筹谋新的创收渠道。近期,在郭兴勇的推动下,红塘村和广东某知名药业企业取得初步合作意向,在红塘村开展黄精、吴茱萸等中草药的种植。

“要抓紧每一分钟为凤庆多出一份力”,在“大干五十天”的迎检冲刺来临之际,无比紧张的时间于他而言,恰是最充实幸福的!他也借此感谢各方对其驻村生活工作上的关爱支持,表示将一如既往,与村两委及工作队一道,带领红塘村村民摆脱贫困一起奔小康!

(供稿:姜清越;编辑:学校定点扶贫工作组)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