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442 >> 2020年06月30日 星期二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中大人热议2020年春季工作会议


编者按:6月13日至14日,我校2020年春季工作会议在珠海校区召开。本次会议,罗俊校长作了题为“完善大学治理体系,共商内涵发展规划,推进一流大学建设行稳致远”的大会报告,从战略规划的角度全面总结学校“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情况,明确未来五年的发展路径,为早日实现一流大学建设目标下好先手棋,赢得主动权。会后,与会人员围绕大会报告进行了热议。

●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高锐:

近几年,我每年都参加学校的春季和秋季工作会议,深感学校在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大学办学的第一要务来抓,以立德树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不断巩固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罗俊校长提出“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融合”“科研与教学融合”。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出发点,指导本科生进行科研训练。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和实践,接触团队的科研项目,培养科研兴趣。对于大四成功推免研究生的本科生,我让他们从大四开始提前学习研究生课程,参加野外工作,支持他们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提前进入研究生的学习状态,与研究生教育衔接。

习近平总书记讲,“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能考进中山大学的本科生都是很优秀的,如何让优秀变成卓越,这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用心去思考和实践。希望未来五年,在罗俊校长倡导的“从优秀到卓越”教学科研指导思想的激励下,学校的人才培养能迈上新台阶。

●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气科学学院教授 戴永久:

13日上午,罗俊校长做了一场非常精彩的报告。报告思路清晰、客观辩证,明确了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路径,为早日实现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下好先手棋,赢得主动权。学校过去五年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很多指标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的任务,很荣幸作为一名中大人一同参与和见证了这段拼搏奋斗的历史。

今年是“十四五”的谋篇布局之年,校长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高度阐述了我校的使命和目标,再次提出“三个面向”的办学理念、“三个首先想到”的办学标准,从方法论上指出承担使命、实现目标应有的遵循。每一位中大师生都应当把这份使命内化于心,汇聚成积极主动、追求卓越的中大校园文化。

学校“十四五”启动,同时中大也即将开启新的百年征程。这一新的历史起点必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未来我将继续和每一位中大人一同努力,做好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工作,将自己的科研攻关与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紧密结合,凝心聚力推动学校的发展行稳致远。

● 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 叶贤基:

罗俊校长的报告回顾了过去5年的发展历程,立足学校现状,指出当前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并对学校的十四五规划提出明确的方向与目标。

学校这五年来在各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但我们仍然应该增强主人翁意识、主动谋求发展,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科研报国的职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农学院院长、教授 谭金芳:

罗俊校长的报告,客观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明确“十四五”的主要任务,特别是给农学院提出的“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实现‘藏粮于技、藏粮于地’,开展现代农业科学研究”的目标立意高远。农学院将努力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进三大建设,完善学科布局。

作为一个复办学院,农学院朝气蓬勃,昂扬向上。学院将同学校一道,立足于深圳,全力发展新农科,为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现代化农业建设添砖加瓦,为学校一流大学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 附属第三医院院长、教授 戎利民:

学校过去五年来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锐意改革、成就辉煌。罗俊校长今天的主题报告在回顾过去五年发展成就的同时,理性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未来五年的任务目标和规划遵循,报告精彩纷呈、内容深刻,思路清晰。特别是“扩规模、补短板、攀高峰”的发展思路更是为附属医院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性指导。

附属第三医院将以这次春季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加快“天河三期”、“岭南二期”工程和肇庆院区建设,进一步扩大医院规模,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氛围,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针对国家传染病防控重大需求,持续加大传染病学科建设力度。同时,医院将大力发展肝病、脑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等学科群建设,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 肿瘤防治中心党委书记 武少新:

又是一个五年。五年前罗俊校长在“十三五”报告中勾画了学校广阔灿烂的未来;今天,脚踏实地的奋斗让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在听取校长关于未来五年发展的精彩报告后,我倍感振奋,也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

肿瘤防治中心在“十三五”期间,紧跟学校发展战略,以“三个面向”为指引,大力推进“三大建设”,先后获批省部共建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已基本达成“三最一流”建设目标。

“十四五”是中心跃升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心将紧跟学校步伐,以三院区新格局的奠定为发展契机,推进“国际顶尖肿瘤中心”建设。在服务社会方面,以临床疾病为导向,发展质子治疗、手术机器人等高精尖前沿诊疗技术,并推动智慧医疗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与优势,争取在基础转化、诊疗技术、新药研发、智慧医疗等原始创新性成果方面获得更多突破,为促进肿瘤学的发展、增进人民健康做出中大人的贡献。

● 法学院院长、教授 黄瑶

罗俊校长的报告实事求是,高屋建瓴,鼓舞人心,令人振奋!

在报告中,罗俊校长首先总结了学校过去五年来的发展历程;其次梳理了目前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确定未来五年学校的主要任务;最后提出了学校“十四五”规划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

报告内容明确而全面,广泛而客观,深刻而易懂,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前进的方向和根本的遵循。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仍需进一步加强学校的人才队伍工作,积极寻求最大共识,使人才考核标准更加科学化,人才引进更能体现不同学科的特点。

● 中山医学院教授 王庭槐

今年学校的春季工作会议别开生面,罗俊校长的工作报告又一次振奋人心。报告既总结了学校过去五年的丰硕成果,又实事求是地分析了现存的问题和短板,精心规划了学校未来五年的新蓝图。

在学校的领导下,中大医科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时英勇抗疫,表现岀色,赢得了“无敌中山医”的赞誉。然而,席卷全球的疫情倒逼着我们对医学教育进行反思和改革。事实表明现代医学对新冠病毒的认识是不足的,现代医学的认识思维和干预手段已不足以破解现代医学遇到的新问题。与此同时,疫情的发展也在拷问医学教育对人才培养与现实需求的适应度,呼唤适应新时代新需求的“新医科”问世。

中大医学教育和医科的发展应紧紧抓住危机带来的新机遇,主动参与新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大卫生大健康建设新时代,加快“新医科”的建设。相信我们在学校“三个面向”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引导下,定能下好建设“新医科”的先手棋、掌握主动权、为健康中国和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新贡献!

● 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教授 郝元涛

罗俊校长的春季工作会议报告内容详实、分析透彻、充满激情、催人奋进。

报告首先回顾了五年来学校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让我们客观地认识到学校的现状;接着深刻剖析了学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未来五年的主要发展任务、提出了需要遵循的原则。

当前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凸显了公共卫生的重要性,这对学院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针对全球公共卫生的主要问题,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学校的发展方针,学院积极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一要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质量。根据目前人才培养和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程度脱节的问题,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二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探索“双师制”,吸纳医疗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一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好理论水平的专家进入教师队伍。三要加强实践教学。增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演练次数,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四要加强科学研究的水平。重点提升病原学及健康危险因素检测、监测与分析评估、疫情形势研判和传播规律研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公共卫生安全等领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解决“卡脖子”的关键问题和技术。

我们有信心通过努力,将学院早日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公共卫生学院,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为健康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 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书记 王景峰

“十三五”期间,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三个面向”的办学思想,提出“三个首先想到”的办学标准,凝练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思路,突出问题导向,解放思想、凝聚共识、迎难而上,推动学校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顺利完成倍增计划,实现了“三个转变”,形成了“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格局以及文理医工农艺综合发展的学科格局,各项事业均取得突破性的成绩。

这些振奋人心的辉煌成绩,为学校实现未来百年发展大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是在总结经验中凝练了行之有效的办学治校理念。罗俊校长的报告使命感和责任感强烈,既看到显著成效,也客观分析了主要问题,明确了主要任务。报告战略布局科学合理,强调规则意识、建章立制和文化内涵建设,站位高、格局大、把脉准、方子对、思路清、措施实,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指引和科学的方法指导,为未来五年发展下好了先手棋。

罗俊校长对医科提出“临床导向、疾病导向”的要求,对附属医院提出“扩规模、补短板、攀高峰”的要求。

“十三五”期间,医院宋尔卫教授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实现了医院人才培养的历史性突破;医院正在建设深汕院区、花都院区,筹建海珠新院区,实现了医院规模倍增;医教研以及学科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距离国内外一流医院仍有一些差距。接下来,医院全体人员将积极学习宣传贯彻学校春季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扩规模、补短板、攀高峰”的目标,完善现代医院治理体系,提升发展内涵,争取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作出更大贡献。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