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443 >> 2020年09月01日 星期二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标题导读
  第一版
  • 我国综合性能最强海洋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命名下水

    本报讯(记者/黄艳 摄影/吴立坚)“我命名你为‘中山大学’号,愿你承续并光大中山大学永恒的家国情怀,满载一代又一代中大人和建设者的热切期盼……”8月28日,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在上海长兴岛江南造船下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

  • 今日深圳校区迎来第一批师生进驻

    本报讯(记者/郝俊、何方 摄影/黄骅)乔迁志庆,师生同贺。8月24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正式启用,迎来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和航空航天学院1112名学生。明天,智能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和材料学院共1234名学生入驻。师生入驻给深圳校区带来了...

  • 我校35位青年人才古田会议会址接受红色专题教育

    本报讯(记者/吴立坚)17日,来自学校25个学院的35位青年人才来到福建古田干部学院接受为期五天的红色专题教育。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教育专题的开班仪式上,学校党委书记陈春声、校长罗俊对参与此次培训青年人才们提出殷切期望和更高要求,鼓...

  • 我校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贯彻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

    本报讯(通讯员/杜小芳、郝俊)7月30日下午,我校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贯彻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会议由常务副书记、副校长马骏主持,研究生院负责人及各处室负责人、研究生导师代表参加。会议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李...

  • 标题新闻

    ● 中山大学精准医学研讨会顺利召开● 我校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召开合作座谈会● 我校青年骨干人才红色专题教育“井冈山班”学满归来● 余敏斌副书记带队赴武警广东省总队开展“八一”慰问活动● 我校11名医师荣获第二届广东医师奖● 我校援京核酸检...

  第二版
  • 我校共同主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在中山市举行

    本报讯(通讯员/陈文超)第四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日前在广东省中山市开幕。本届论坛由中山大学、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广东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和中山市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共同主办。论坛以“弘扬中山精神、共谋民族复兴”为主题,举办“台商一起来 融入大...

  • 陈春声书记、罗俊校长带队赴西藏推动我校对口支援工作

    本报讯(记者/赵现廷)校党委书记陈春声、校长罗俊日前带队赴西藏调研考察,推动对口支援工作,在林芝市、日喀则市、昌都市分别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医疗队义诊情况,并慰问了我校援藏医疗人才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林芝市委副书记、市长旺堆,林芝市委副书记...

  • 我校与三沙市召开合作座谈会

    本报讯(记者/吴立坚)7月28日上午,我校与三沙市召开合作座谈会,三沙市委书记张军、市长邓忠,校长罗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戴永久,大气科学学院院长董文杰参加座谈。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马骏主持座谈会。座谈会上,张军介绍了三沙市社会经济发...

  • 我校召开援藏医疗人才座谈会

    本报讯(记者/王冬梅 摄影/孙琛) 7月31日,我校在广州校区南校园召开援藏医疗人才座谈会。校党委书记陈春声,副校长、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肖海鹏,副校长杨清华,广东省2020年“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援藏干部所在附属医院领导以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

  • 我校召开教育部中长期和“十四五”规划“空间科学”学科前沿课题咨询会

    本报讯(通讯员/张建东 摄影/乔敏娜) 8月14日,我校承担的教育部中长期(2021-2035)和“十四五”规划“空间科学”学科前沿课题咨询会在广州召开。许厚泽院士等9个相关领域单位的11位咨询专家,中山大学等国内多家高校的10位课题组成员...

  • 海洋科考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

    本报讯(通讯员/漆姗姗) 8月27日,南方海洋实验室在上海举办“海洋科考高峰论坛”。此次论坛的举办,是以中山大学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下水为契机,围绕我国的海洋科考工作,从多方面开展高峰对话。论坛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分别由实验室主任陈大可院士和副...

  • 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

    本报讯(通讯员/张浩、秦昕 摄影/王喆) 8月19日,我校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来到古田干部学院的课堂,以《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中山大学文化血脉中的红色基因》为题,为在该院参加培训的2020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山大学青年骨干人才...

  第三版
  • 在世界级城市群中弹奏大学成长的复调和声

    长久以来,有一些举世闻名的大学小城一直令人神往,关于它们的故事也一再为人们津津乐道。牛津小镇、普林斯顿小镇,以及康奈尔大学所在地、纽约上州伊萨卡小城的东山,不一而足。它们曾经塑造了许多人对于大学的想象——远离都市的喧嚣之气,聆听静谧的真理之...

  • 携手共筑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美好愿景

    在即将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之际,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这座以重点发展医科和新型工科为主要办学特色,拥有综合性学科优势的现代化大学园区也将正式投入使用。深圳校区建设发展是学校面向重大国家战略需求、践行高等教育“四个服务”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山...

  • 从战略高度看深圳校区建设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是继中山大学广州校区、珠海校区之后的第三个校区。深圳校区的规划建设和投入使用,是广东省高等教育发展史和中山大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我们要从战略高度来深刻认识深圳校区建设的重大意义。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迫切需要。建设粤港澳...

  •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梦想起航的地方

    欣闻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即将启用,这是继广州校区和珠海校区之后的第三个校区,承载着中山大学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引领深圳经济社会发展,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及亚太地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初心和使命。作为校友和中交集团粤港澳大湾区党工委书记、总...

  • 为建设基础临床融合发展的 世界一流医学院而努力奋斗

    2015年11月,中山大学与深圳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校市合作共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学校形成“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格局。深圳校区重点发展医科和新兴工科交叉学科,医科被赋予了成为支撑深圳校区发展支柱之一的重要使命。作为医科建设的承载主体之一,医...

  第四版
  • 立足百年基业 建设深圳校区

    2015年11月,中山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订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合作协议,2016年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开始首次招生,2018年,附属第七医院正式开业,今年将迎来第一批学生入驻,历史见证了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如火如荼的建设过程。短短几年时间,完成...

  • 深圳校区即将投入使用: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同向同行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即将投入使用,这意味着为期5年的深圳校区建设获得巨大成功,标志着中山大学“三校区五校园”办学格局正式形成,为中山大学加快进入国内高校第一方阵、迈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提供了坚实基础。这是深圳这座城市发展的大事、中山大学的幸事和广...

  • 全力打造深圳未来农业“硅谷”

    中山大学整建制复办农学院,是传承农学教育薪火、勇担时代重任的历史抉择。在2019年珠海国际青年论坛上,校长罗俊院士明确指出,中大复办农学院,是急国家所急,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3+2+1”,即三个安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两藏(藏...

  • 深圳校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当前,我们更加意识到核心关键技术的重要性,只有在科技创新领域有所成就,才能掌握全球竞争先机和优势,以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化强国的建设。打造国际科创中心,建成全球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是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定位。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

  • 深圳校区是中大的百年基业

    中山大学建设深圳校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和党中央作出的“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圳校区将建设成为支撑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辐射亚太地区的高层次创新人...

  • 不忘人民教育初心,担承教育强国使命,深化教育改革创新

    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教育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文明的基石,是国之根本、党之大计、民生之基础,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

  • 相约鹏城,心向光明——写在搬迁深圳校区之际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回眸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建设,从规划“效果图”,到细化“施工图”,到建成“实景图”,美好愿景正变成生动现实。一幅“奋进一流”的美丽画卷跃然眼前,待金秋送爽之时,...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