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444 >> 2020年09月30日 星期三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我校与中国气象局签署合作协议 双方确定多项合作内容


中国气象局、中山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本报讯(记者/赵现廷 通讯员/李茂 摄影/徐丽雅)9月22日,我校与中国气象局在广州校区南校园怀士堂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谋划在大气科学等相关学科建设、科教平台共享、人才培养以及气象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开展合作。

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雅鸣,局办公室主任宋善允,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王志华,预报与网络司司长毕宝贵,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司长姚学祥,广东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庄旭东,我校党委书记陈春声,校长罗俊,常务副书记、副校长马骏,副校长李善民,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及大气科学学院领导班子、师生代表出席仪式。仪式由陈春声书记主持。

在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刘雅鸣局长和罗俊校长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分别作了讲话。陈春声书记等领导见证签约。

罗俊校长表示,气象部门始终把服务国家发展和人民安康作为根本任务,从“一穷二白”艰难起步,经过了一代又一代气象人的继往开来、不懈奋斗,实现了由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落后到先进的历史性转变,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百姓生活、行业生产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他说,中山大学大气学科历史悠久,发展迅速,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8月28日下水的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将为大气学科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潜力。他表示非常期待局校合作“共做大事”,在人才培养、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方面,积极打造合作平台,开创战略合作的新局面。

刘雅鸣局长指出,中国气象局与中山大学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02年。多年来,双方在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平台建设、气象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她表示,深化局校合作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的“四个面向”重要指示的具体举措。中国气象局高度重视局校合作,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气象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实现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和相关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工作。

她强调,中国气象局与中山大学下一步将落实好合作协议内容,充分发挥双方的资源优势,创新合作机制,尤其加强广东省气象局与中山大学的合作,推动我国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将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纳入全国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统筹规划和建设,推进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科达到世界一流学科水平。

陈春声书记在主持仪式时指出,中国气象局始终把服务国家发展和人民安康作为根本任务,这种使命担当和家国情怀,值得中山大学学习。近年来学校发展迅速,正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相信在各位朋友的大力支持下,在合作各方的真诚、积极努力下,双方的战略新合作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结出丰硕成果。

签约仪式前,陈春声书记陪同刘雅鸣局长一行参观校史陈列馆。

本次协议的签署,将在充分利用中国气象局科研业务优势以及中山大学一流学科和人才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开展长期、稳定的深层次合作,促进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建设、联合举行大型科学试验、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科研合作、共建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等内容的开展。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