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444 >> 2025年03月15日 星期六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我校召开“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工作会


我校召开“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工作会

本报讯(通讯员/徐运娟 摄影/叶梓琪) 9月18日上午,我校在广州校区南校园怀士堂召开“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工作会。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高松,中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陶立坚,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化学学院教授陈小明,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培震,我校中文系教授黄仕忠,哲学系教授陈少明,大气科学学院教授董文杰组成专家组,对学校2016—2020年“双一流”建设整体情况进行评审。我校党委书记陈春声,校长罗俊,常务副书记、副校长马骏,校长助理王帆等出席会议。

陈春声书记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说,“双一流”建设以来,中山大学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四个服务”办学方向,坚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内涵式发展,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办学水平快速提升,进入了追求卓越、迈进一流的新时期。请各位专家听取中山大学“双一流”建设的周期总结报告,以及11个“双一流”建设学科的总结报告,并提出宝贵的评审意见。

马骏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向专家组详细汇报了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具体情况,包括建设背景、总体情况、主要任务和问题措施四个方面。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工商管理11个学科的负责人向专家组详细汇报了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的总结情况。

与会专家认真听取汇报内容,对学校“双一流”周期建设情况进行讨论评议,并从不同方面对加快推进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专家组一致认为,中山大学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内涵式发展,经过五年建设,学校办学水平快速提升,各项建设任务均高质量完成。通过“双一流”建设,学校突破了制约大学发展的四大瓶颈,形成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格局,整体办学实力显著提升,全面完成“双一流”2016-2020年建设周期各项目标,一致同意通过中山大学“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报告。

罗俊校长表示,学校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全面完成“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同时,还存在明显不足,下一步要扎实做好“十四五”规划,凝聚集体智慧,进行全链条规划,科学制定合理目标及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尽快将中山大学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学校各学院、直属系,各附属医院的行政负责人及相关职能部门正职负责人参加会议。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