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466 >> 2022年05月30日 星期一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讨会顺利召开


本报讯(通讯员/邓菀莛)5月28日,由中山大学主办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怀士堂举行。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三十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深入研讨。研讨会以线上线下方式同步进行。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出席会议并致辞。陈春声书记以“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为主题,深入阐述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强调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他指出,这次全会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供了宝贵资源,要将全会精神有机地融入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从而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紧扣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中山大学是全国率先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高校之一,一直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学校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提升教学科研水平,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门人才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水平,致力于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新贡献。

与会专家学者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展开深入、系统、热烈的讨论。在主旨报告环节,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总教指委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靳诺,重点阐述了全会精神的重大意义、时代特色,具体论述了将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内容考虑、思政课分科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基本构想、教学实践的原则方法和三方面能力要求等重要议题。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顾海良,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提出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三因”原则,处理好“事”和“化”、“时”和“进”、“势”和“新”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创新性地将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在主题发言环节,围绕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与会专家学者从理论阐释与实践教学、学科体系与队伍建设、课程开发与分科设置、原理运用与事例分析、专业强化与协同发展、统编教材与教辅资料等多角度,进行学理研讨、路径探索、难点应对。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进平作大会总结。他指出本次研讨会规格高、议题大、内容全,富有问题意识,既崇论宏议又严谨务实,体现了“原、实、信”的治学风范和科学精神。

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余敏斌、副校长刘济科出席会议并主持大会主旨报告。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徐俊忠、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进平、副院长张浩分别主持主题研讨会。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