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466 >> 2022年05月30日 星期一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对“通”“专”有机融合,开展工科卓越教学的思考

作者: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袁岑溪

在学校2022年春季工作会议上,我学习了高松校长的大会主题报告以及学校和相关院系领导关于人才培养的报告,高校长在主题报告中提到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我想就高校长的讲话以及个人高等教育学与教的经历谈谈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并对学院如何基于“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理念开展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谈谈学习体会。

我初识通识教育于21年前,2001年北京大学建立元培计划实验班,以通识教育作为重要理念,在校内面向大一学生招生,引起了社会的反响。当时我作为一名高三学生,一方面有志于学习物理专业,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通识教育多了解这个世界,被元培计划的理念所吸引。2001年10月,有幸在全国物理竞赛取得名次,如愿保送元培计划实验班。进入大学后,我在元培计划委员会段连运教授和张庭芳教授两位副主任的指导下选择了课程,大一的课程包括数学学院的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物理学院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化学学院的普通化学,以及生命科学学院的普通生物学。考虑到课程压力较大,没有选通选课。到大二选课时,张庭芳教授看着我的课表说,怎么大一没选通选课,这不符合通识教育的理念,前三学期需选8学分通选课(非原话),于是大二上学期我选了4门通选课,涵盖哲学、语言学、历史学、比较文化学,开拓了眼界。比如哲学概论课是与哲学专业双学位同学一起,由社科院余敦康老师主讲。余老师从不带讲义材料,中国、西方、印度哲学娓娓道来,让我领略了人文大师的风采。这可能是余老师唯一一次面对本科生的授课,十多年后根据课堂同学录音和笔记整理出版成书,我认真读后有了新的认识。

博士毕业后我来到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任教,感受到了另一种本科教育。每位学生的课表基本是安排好的,并且从周一到周六都几乎安排满了,能选择公选课的时间几乎是确定的。从元培计划的几乎每一门课都自己选,到中法核的几乎所有课都是学院选好,看似是两种极端,但真的是对立的吗?通常理解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两回事,为什么要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20年前我对通识教育的理解是一个专业要选其他专业的课程,而且要及早选修几门通选课,了解人文、社会、自然等等。现在看来,这有些狭义。从高校长的报告中,我认识到通识教育应该是能够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培养学生具备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并成为能够“引领未来的人”。从这个意义来讲,通识落到两个字上,“通”和“识”。“通”代表一定广度的学习,增长见闻,开拓眼界。“识”代表一定深度的学习,对世界的规律有所理解。但是目前人类文明的广度和深度对于个体近乎是无限的,如何把握和选择,就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尽量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基于这个理念,我求学以来接受的最好的通识教育就是数学和物理,这些数学和物理课的广度和深度都帮助我学会如何学习和思考。同样,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学习让我尝试看到其他高山,尽量不落入自己的知识牢笼里。学院的预科数学、物理和化学课程同样是很好的通识教育,通过讲学、导学、实践、小测、口试、大考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和运用。不足之处是,之前未能对部分数学、物理学习困难的同学提供更多的选择。

作为工科院系要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突破“卡脖子”问题,需要学生具备以下一个或多个方面的能力:数理化基础扎实、多学科知识贯通,动手实践能力强。这三种能力也正对应“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的理念,综合这些考虑以及已有的人才培养基础,学院在2021级培养方案中提出大类培养、中法融合的理念,基于大类集中培养为学生开展三个层次的通识教育,即学校提供的全学科、大类提供的大类学科、学院提供的核学科通识教育。在核工程与核技术(中法合作)专业(拟命名为“居里班”)培养方案中融合中法两国高等教育优势资源,加强数理化基础教育。在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拟命名为“鹤绂班”)培养方案中,发挥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空间,如及早进入实验室实践所学知识。面向相关院系学生开设微专业和辅修专业课程,把学院的专业必修课,变为相关院系学生的辅修课程乃至公选课程。通识专业,一体两面,彼之通识,此之专业,正如我本科与哲学专业双学位学生共同学习哲学概论一样。

总之,“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的理念,可理解为多面,最终落到“卓越教学”这一体上。无论从协调学院教学工作的角度,还是作为一名教师个体,我都有危机感。如果课程内容不精彩、对学生没帮助,学生就会“用脚投票”,要么申请转专业,要么不选这门课。唯有不断在教学中追求卓越,方能做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让学生无论以必修、辅修、公选的身份学一门课都有所得、有所思。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