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483 >> 2023年12月30日 星期六  共8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探源文明,传承文化
推动互鉴,深化自信

作者: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周繁文

中山大学2023年秋季工作会议围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国家战略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主题,结合理论和国家政策,从近年学校的科研工作成果和面临的挑战出发,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规划。作为中山大学最早开设的基础学科之一,考古学科当响应学校的使命愿景,紧扣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专项的建设要求,奋进前行。

考古学是一门基础性的人文学科,对认识历史、阐释当代社会的基础、塑成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更是探源中华文明、传承文化遗产、推动文明互鉴的重要学科。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28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为响应学校的工作部署,考古学科将结合以往优势,为中山大学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一是深耕于学科传统的考古人类学领域,加强基本理论建设,提炼标识性概念,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对话。中山大学考古专业设置有国内唯一的考古人类学,通过加强与人类学的合作,在建构物质文化遗存的阐释模式与理论方面,应能作出独特的学术贡献。

二是依托于“考古中国”“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等重大项目,阐释中国特色的文明形成模式。本专业对华南地区的文明起源与进程、秦汉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考古学观察等重大问题素有积累,近年又主持或参与了新疆吐鲁番西旁景教寺庙遗址、内蒙古沙梁子古城遗址、广东英德岩山寨遗址等多项“考古中国”项目,参与发掘的“贵州大松山墓群”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持续开展本科田野实习的英德岩山寨遗址考古发掘亦被列为“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的重要攻关项目之一。未来将继续立足华南,放眼全国,整合学科力量,致力于揭示岭南为主的边缘地带如何融汇入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过程,深化阐释中国不同于其他文明体的发展模式。 (下转第6版)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