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邱清萌、刘俊鹏)9月7日,中山大学2025年开学典礼暨“大学第一课”在广州校区南校园举行。2万余名本科新生和研究生新生,线下线上齐聚一堂,共上大学第一课。《坪石先生》校史故事的动情展示,五星红旗的庄严入场,向高中母校献花的致敬感恩,让这堂大学第一课精彩纷呈、意义深远。
校党委书记朱孔军、校长高松,教育部党组派驻中山大学党建工作联络员、华南理工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彭新一,两院院士林浩然、陈新滋、黄维、张培震、高锐、马骏,校领导国亚萍、刁振强、邰忠智、刘济科、杨东华、王帆、郑跃、谢湜、张琪出席典礼,常务副校长杨清华主持典礼。
传承红色基因,不忘来时路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堂开学第一课也是新生们的红色第一课。
中山大学的抗战历史是一段对于中大人刻骨铭心的血色记忆。当广州深陷战火,学校一度迁校办学。1940年,心系家国命运的中大人多次发起迁校请愿,希望能回到抗战前线作出贡献。于是,大家踏上了回迁广东之路,来到粤北坪石。以黄际遇、杜定友、卫梓松为代表的中大人,坚持办学,知识救国,在战火中赓续文脉,被后人称为“坪石先生”。
典礼上,新生们集体观看了电影《坪石先生》宣传片,对中大在坪石办学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感人的气氛在五星红旗入场时走向高潮。在国旗班学生的护送下,曾于中山大学百年校庆日当天在天安门广场与朝阳同升的五星红旗庄严入场。这面国旗彰显了百年中大与家国共进的荣光,承载着“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的校训精神,让全体中大人倍感光荣、无比自豪。
同心同行向未来,不负今日志
今年是中山大学迈向新百年的第一年。一代中大人,有一代中大人要做的大事。如何做有为中大人?校长高松院士留下这道思考题,也分享了他的建议。一是要心怀“国之大者”,博学报国。希望同学们能以高兆兰、谢志光、夏书章等中大人为榜样,博学审问,将“为社会福,为邦家光”的信念,化作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动力和逐梦前行的底气,做有为中大人。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