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摄影/余婷)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中山大学自1997年起开展对口援疆工作,持续书写边疆帮扶篇章二十八载。为深入贯彻落实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7月15日至20日,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朱孔军、校长高松带队赴新疆调研对口支援工作,慰问援疆干部,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充分发挥学校优势,以高质量对口援疆工作助力新疆发展。
7月15日上午,朱孔军、高松一行来到麦盖提县,共同浇灌维护中山大学生态林。中山大学自2019年开始援建万亩麦盖提防风固沙生态林,跨越万里在沙漠边缘筑起绿色屏障。
15日下午,中山大学与喀什地区召开对口合作座谈会。喀什地委书记聂壮表示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中山大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与喀什的对口合作,既结下了深厚友谊,也积累了宝贵经验。朱孔军和高松表示,中山大学将牢记总书记重要贺信的殷殷嘱托,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彰显高校使命担当,秉承“新疆所需,中大所能”的理念,发挥中山大学优势,继续深化医疗援疆、智力援疆、科技援疆、文化润疆。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喀什地委副书记林国华表示,广东援疆将携手中山大学,进一步聚焦推进“造血式”支援,为喀什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广东力量。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学科能力提升工程仪式、“一带一路”国际泌尿医师培养计划启动仪式、专家工作室签约仪式以及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向中山大学敬赠牌匾仪式。朱孔军和高松还慰问了援疆专家。
在各类援疆举措中,医疗和教育是最关乎民生的工程,也是中山大学的优势所在。中山大学发挥医科优势,大力推进医疗援疆。15-16日,朱孔军、高松一行前往喀地一院、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及国际眼科医学中心新疆分中心了解医院建设情况并慰问援疆医生。中山大学2011年起援建喀地一院,喀地一院已发展成为全国占地面积最大、全疆床位数最多的三甲医院。2023年,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成,是南疆首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山眼科中心与喀地一院共建中山大学国际眼科医学中心新疆分中心,致力于培养面向全疆、大西北及“一带一路”的高端眼科人才。中山大学援疆医疗队也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下转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