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二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特别报道号外 >> 2025年11月12日 星期三  共16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秉承贺信精神 扎根湾区沃土 培育地学英才

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培震

2024年11月,在中山大学喜迎百年华诞的历史性时刻,我们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这不仅是对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的巨大鼓舞,更为学校在新起点上迈向新征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希望中山大学“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传承红色基因,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地球科学领域的科研与教学中,我们必须将这一根本要求贯穿始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探索地球奥秘的创新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更要通过课堂讲授、野外实践、团队组会等多种形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将服务国家、造福人民作为毕生追求,培养德才兼备、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这为我们科研工作者锚定了主攻方向。我和团队成员所从事的地震动力学与灾害防范研究,关乎国家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提升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其城市群安全、重大工程抗震能力提升,正是我们必须直面和服务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我们要主动将科研选题融入国家和大湾区发展大局,围绕地震风险评价、活动断裂探测等关键领域,组织力量开展协同攻关,力争产出更多“科技创新”成果,提升区域韧性、保障大湾区建设的行稳致远。

贺信还提出要“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这要求我们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地球科学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前沿领域的深度交叉与融合,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让学生在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实践中锻炼成长,形成科研反哺教学、教学促进创新的良性循环。

站在新百年的起跑线上,我将与全体中大人一道,以贺信精神为指引,坚守育人初心,勇担科研使命,扎根粤港澳大湾区热土,为中山大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地学人应有的、新的贡献!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