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书记贺信精神的指引下,中山大学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使命担当。贺信中,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要传承红色基因,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如灯塔般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的一名资深教授,我深感责任之重大,使命之光荣。
人体寄生虫学科作为病原生物学的重要分支,承载着陈心陶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的深厚底蕴与不朽精神。他们心系家国、服务人民,将科研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情怀,是我们赓续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教书育人方面,我们始终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日常教学不仅着力提升本科生教学质量,还主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人体寄生虫学》,打造出国家一流课程与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团队牵头组建全国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联盟,主编《课程思政案例库-人体寄生虫学案例》,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着力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扎实专业基础和强烈创新意识的医学新苗。
在科研创新方面,我们紧密对接“健康中国2030”战略部署,聚焦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等媒介传播寄生虫病的防治研究,以及新型媒介防控技术的探索。面对广东地区基孔肯雅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团队迅速响应、深入一线,开展现场防控指导与技术支撑,积极推进个体防护驱蚊产品研发和伊蚊生物防控技术攻关。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热带病防控研究,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是对中山大学百年办学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们全体中大人的激励和鞭策。我们将牢记贺信精神,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教育强国与健康中国建设。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贺信精神,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坚持“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持续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力争在寄生虫病防治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为筑牢公共卫生防线、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