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四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特别报道号外 >> 2025年11月12日 星期三  共16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以贺信精神为指引 培养智慧农业交叉学科优秀人才

作者:中山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 肖仕教授

2024年11月,在中山大学百年华诞的日子里,我们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全体“中大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更感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希望中山大学“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传承红色基因,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为中山大学新的百年征程指明了方向。作为农业科学领域的教育科研工作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必须将这一根本要求贯穿于教学与科研全过程。不仅要传授前沿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现代生物技术解决农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要通过课程教学、实验实训、劳动教育、项目研讨等多种形式,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与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深度融合,让学生在分子设计育种中体会精准农业的科技力量,在智慧农业实践中感受生物技术的革新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为全体科研工作者指明了主攻方向、锚定了责任使命。我们团队长期致力于水稻病虫抗性与产量形成的机制解析及新品种选育工作,在水稻在应对病虫害等生物胁迫领域研究中,找到了显著增强水稻对褐飞虱这一重大病害的抗性的新路径,还同时找到了水稻产量提升潜力,为打破水稻“抗性—产量”间的负向关联提供了全新视角。接下来,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系统挖掘水稻抗性与生长协同调控中的基因资源,集中力量突破理论瓶颈。通过融合分子设计育种等前沿技术,力争创制出“高抗、高产、优质”一体化的水稻新种质,为实现“稳产保供”与“绿色生产”的双重战略目标提供扎实的科技支撑。

为了落实贺信指出的“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团队充分依托学院现代生物技术、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的深度交叉与融合的基础,培养具有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的智慧农业交叉学科优秀人才,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农业强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在新的百年征程中,我将与全体中大人一道,以贺信精神为指引,着力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深度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力争不负总书记期望,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懈奋斗!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中共中山大学委员会主办 《中山大学报》编辑部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44-0815/(G) 网址:http://xiaobao.sysu.edu.cn/
投稿电子邮箱:xiaobao@mail.sysu.edu.cn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南校区大钟楼三楼
联系电话:(020)84111991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