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大学百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致贺信,饱含亲切关怀与殷切期望,为学校新百年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贺信强调要“传承红色基因,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深刻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方向与使命担当。学习领会贺信精神,关键在于将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中山大学自2013年起接续帮扶广东连州,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再到“双百行动”,核心任务就是组织力量下沉县域,服务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这正是贯彻落实贺信精神的生动实践载体,也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一体发展的重要平台。
作为学校派驻帮扶一线的工作队员,我们始终牢记殷殷嘱托,将服务大湾区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精准聚焦于县镇村经济社会发展痛点,以帮扶项目为纽带,对接30多个学院近千名师生深入连州一线开展工作。从牵线引进前沿科技成果赋能碳酸钙等特色产业升级,到组织医疗、教育结对帮扶推动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从开展电商运营、心理健康培训活动惠及数千人员,到编制近10项城乡规划支持人居环境和绿美生态建设,每一步都是将学校的优势资源,转化为地方发展的切实助力。
在此过程中,我们将前沿知识、科技成果、人才培养深植于服务地方发展的沃土,在助力产业跃升中锻造科研真本领,在夯实民生基础中锤炼育人大课堂,在厚植人才沃土中拓展培养新路径,在汇聚多元合力中激发协作新动能,让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工作获得了来自基层实践的丰厚滋养和全面反哺,实现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贯穿始终。
贺信精神如明灯指引,帮扶实践如沃土深耕。我们将永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胸怀“国之大者”,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务实的举措,将贺信要求深度融入帮扶工作的血脉,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助力区域协调发展的壮阔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