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致贺信,充分肯定学校百年办学成就,深情寄语学校要“传承红色基因,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一年来,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为中大人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精神动力,不断激励和指引着中大人奋力走在新百年的新征程上,全校上下牢记嘱托、砥砺前行,以绝不辜负总书记殷殷期望的态度和作为,在各个领域不断深化强化细化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呈现出昂扬斗志和扎实新功。那么站在学习贯彻贺信精神一周年的节点上,我们要继续学什么,要做什么?关键是继续深入准确把握总书记贺信精神中的政治关怀、思想指引和实践要求,把情感联系、精神感召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学习贯彻贺信精神,要深刻体悟感受总书记对中大的深情厚谊。书信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交流载体。在中山大学建校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致贺信,这既是对中大百年奋斗历程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新时代中大发展方向的战略指引。学习贺信精神,首先要深悟总书记的深厚情怀和政治信任,体悟党中央赋予中大的使命担当。要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主题党日等形式,推动广大师生在真学真信中增强政治认同,在真懂真信中厚植家国情怀,在真信真行中勇担使命。要把学习总书记贺信精神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学习贯彻贺信精神,要充分发挥贺信精神的思想政治引领功能。贺信精神不仅是一封寄语,更是一部鲜活教材,蕴含着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深厚意蕴,要把贺信精神转化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素材和精神标识。要推动贺信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社团,发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校园文化的协同育人效能。要组织教师、辅导员、理论宣讲员深入挖掘贺信中的思想资源,讲清“信仰之真、家国之情、创新之志”,讲出中大百年精神与新时代使命的内在贯通。要围绕贺信精神的育人功能,打造一系列吸引大学生的思政品牌活动,使贺信精神融入青年成长成才的过程当中。同时,要以文化浸润的方式强化思想引领。以故事讲述、社会实践、校史学习等多样化形式,让师生在参与中感悟、在体验中认同,使贺信精神成为大学文化的主旋律和精神底色。
学习贯彻贺信精神,要把贺信精神融入学校新时代建设实践。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中山大学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是新时代高校的根本遵循。要在真抓实干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要把贺信精神融入办学治校的顶层设计,融入教育教学改革、科研创新布局、社会服务体系之中。在教育教学上,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完善全过程育人机制,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在科研创新上,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勇担科技自立自强使命,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原创成果突破;在社会服务上,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国家重大战略,积极贡献中大智慧与中大方案。
作为学校党委宣传部,要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把贺信精神进一步“融”入理论武装、进一步“融”入宣传主线、进一步“融”入大学文化。通过新闻宣传、理论宣讲、主题文艺、融媒体传播等多维度发力,讲好中山大学在总书记贺信精神指引下的奋进故事,汇聚起全校上下接续奋斗的强大精神合力,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面前,持续努力开新局、破新题、建新功。
一要以政治引领开新局。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把贺信精神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定盘星”和“总纲领”。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贺信精神融入各类宣传当中,与中大的红色基因、校史故事、资源禀赋、发展历程等有机结合起来,推出一批理论阐释成果和典型宣传案例。
二要以改革创新破新题。积极主动回答数智时代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考题,不断推动宣传思想工作数字化、融媒体化、智能化的改革转型,以新时代高校宣传工作体系创新,整合优化提升数智时代的大宣传、大思政、大文化建设实效和品牌,让贺信精神“活”在师生中间、“亮”在实践行动中,提升主流思想传播力与影响力。
三要以文化铸魂建新功。持续将贺信精神融入学校文化建设全过程,打造具有思想高度、文化深度、艺术温度的校园文化精品。以绵绵用力的时间积累和个个精品的匠心制作,共同塑造大学文化的品牌和气象,实现以文化人、以文培元的目标,让贺信精神成为凝聚师生力量、引领中大发展的持久动力,让学校成为一所受人尊敬、值得托付的大学。